威力比原子彈更可怕!11萬人被活活燒死…揭密人類史上最慘烈的「東京大轟炸」

2023-08-11 15:30

? 人氣

美軍以燃燒彈大規模空襲東京,多達11萬人被活活燒死,堪稱人類史上最血腥的空襲行動。(示意圖/取自維基百科)

美軍以燃燒彈大規模空襲東京,多達11萬人被活活燒死,堪稱人類史上最血腥的空襲行動。(示意圖/取自維基百科)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軍在日本廣島市和長崎市各投下一枚原子彈,分別造成大約7至14萬,以及4至7萬人死亡。以往評論傾向認為原爆是日本在二戰投降的關鍵,不過近年愈來愈多人質疑日本在原爆前已處於崩潰邊緣。同年稍早的3月9日至10日晚上,美軍就以燃燒彈大規模空襲東京,造成超過10萬人死亡,把首都夷為平地,是人類史上最血腥的空襲行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是什麼改變美軍空襲策略?

在1944年夏季,美軍佔領了馬里亞納群島的三個島嶼塞班島、天寧島和關島。這些島嶼是通往東京的跳板,具有特殊戰略意義,使日本本土大部分地區落入B-29超級堡壘轟炸機的攻擊範圍之內。B-29擁有驚人的3200英里射程和超過3萬呎升限,是敵方戰鬥機無法到達的高度。1944年中開始,美方已利用B-29自中國出發對日本進行轟炸。11月24日,美國開始使用馬里亞納群島上的機場越洋轟炸東京。

B-29轟炸機近影(圖/取自維基百科)
執行東京大轟炸的B-29轟炸機。(圖/取自維基百科)

初時,美軍嘗試在日間高空精準轟炸,不過東京上空風勢猛烈,雲層濃密,炸彈從高空落下時往往會偏離目標;隨後更多空襲行動都以失敗告終。由於逆風太強,幾乎將戰機的燃油箱抽乾,回程時亦容易墜入海中。1945年1月李梅將軍(Curtis Emerson LeMay)正式接手第21轟炸機指揮部,主理對日本本土的戰略空襲行動。他很快意識到,由於風向和天氣不可預測,高空精準轟炸戰術不會奏效。

當時美軍內部估計,如果對日本本土進行登陸戰,最終可能造成100萬美國人傷亡,這一判斷也驅使李梅將軍採取更激進的軍事策略。他決定不再進行日間高空轟炸,而是改為夜間低空攻擊。李梅將軍的參謀隊認為日本缺乏真正的低空高射砲能力,而低空飛行可避過急流,把炸彈直接投擲到目標上。最初 B-29的首選彈藥是高爆炸彈,重達500和1000磅,對於歐洲的石頭和混凝土城市效果會更明顯;但日本是木造城市,李梅將軍判斷用燃燒彈縱火會更致命。

要進行火攻,要符合適當的條件,天氣必須要連續乾燥一段時間,而且要有強風,再加上目標對抗火災的能力要十分有限。3月9至10日晚的東京基本上滿足上述所有條件,近期幾乎沒有降雨,城市的木質結構乾燥得像骨頭一樣,且晚上風勢清勁,錄得時速超過每小時65英里的陣風。東京當時只有 8000 多名消防員,當中更只有1000件消防器材;市內也沒有空襲避難所,皆因日本政府不想留下東京被敵人轟炸的印象,怕會打擊士氣。

李梅將軍把目標選定東京東北部一個面積約3乘4平方英里、大約75萬人居住的地區。美國情報機構認為,該地區擁有高密度的家庭式小工廠,支援日本軍工生產。1945年3月9日下午5時30分左右,第一架B-29從關島北部機場起飛,接著有超過270架B-29以50秒的間隔,從關島、塞班和延安島起飛,所有飛機都飛向東京,展開代號「會議室行動」(Operation Meetinghouse)的轟炸任務。

活烤地獄「火風暴」

東京的空襲警報在晚上10時30分響起,不過大多數居民並未怎麼在意,因為東京只曾遭受過一次夜間轟炸,而且當時飛機並不多。首批飛越東京的B-29是前導機,投下炸彈,彈藥散落在木屋頂上立即爆炸燃燒,為隨後的轟炸機群標記目標區域,形成巨大的火焰「X」字形狀。接下來,279架B-29向東京投下超過1665噸燃燒彈,彈內裝有名為「Napalm」的凝固汽油,會持續燃燒建築物和人體肌膚。每架B-29的彈藥,可破壞2000乘300呎的區域。

空襲第一個小時後,火勢蔓延到目標範圍外,形成一股火風暴(firestorm),造成災難後果。在某些地方,溫度達到難以想像的1800度,將空氣中的氧氣吸乾,使沒有被燒死的人也窒息。市民恐慌地穿梭於街道上,拼命尋找避難所來逃避灼熱高溫。他們背上的衣服,除了實際炸彈燃起的火焰,也因高溫而燃燒。窗戶上的玻璃開始液化,火災產生的超高溫氣流和旋風將液化的玻璃卷向空中,並如雨點般落在人們身上,融入頭髮和皮膚。

隨著人們開始逃離,他們的第一本能是走向水源,認為水可以降低高溫。當時人們湧向一間擁有巨大游泳池、以磚塊建成的學校。到第二天早上,人們在學校內發現數千具屍體,他們並非被燒傷,而是被高溫烘烤至死。那些跳到游泳池避難的人也不見更好,游泳池裡共有一千多具屍體。該水池在前一晚還放滿水,但早上已經一片乾涸,水沸騰蒸發,那些希望逃生的市民被活活煮死。

東京遭燃燒彈轟炸後的燃燒場景。(圖/取自維基百科)
東京遭燃燒彈轟炸後陷入一片火海。(圖/取自維基百科)

大空襲過後,東京的大火持續了幾天。街道、轉角和屋內堆積的燒焦屍體可達兩米甚至更高。屍體在河上漂流,聚集在橋樑周圍,阻擋著河流流動。幾週後東京當局才開始處理屍體和清理廢墟。這座繁華的首都有16平方英里土地被夷為平地。超過100萬人無家可歸,逾25萬棟建築和家園被摧毀。東京市民的士氣完全崩潰,並且意識到日本已經戰敗了。即使政府繼續虛假宣傳,但一夜間多達11萬人死亡,也實在難以掩飾。

相反,美軍只有90名飛行員下落不明,另有14架B29轟炸機因敵軍炮火或意外而未能返回。李梅將軍認為行動極之成功,摧毀了日本的家庭工業。因此,美軍複製同樣的策略,一週內再以燃燒彈襲擊長崎、大阪、神戶、名古屋,並在日本全國各地城市持續。不論是燃燒彈、常規炸彈,抑或是後來的原子彈,對日本的空襲一直持續到年8月10日。在失去數十萬人性命後,天皇裕仁才終於承認落敗,宣佈無條件投降。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CUP(原標題:原子彈降世前:東京大轟炸)

責任編輯/蔡惠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