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總是辱罵她、對她施暴,事後又溫柔地向她道歉、說愛她…家庭暴力最可怕的循環

2018-09-07 14:48

? 人氣

「我曾被劈腿、與交往多年的男友分手,但沒想到家暴會發生在我身上」

「他是關心我的行蹤、要我注意安全,他會擔心我,不是報備行蹤……」

「怒罵三字經、掐頸、拳頭毆打等等,原來,這就是家庭暴力啊!!!」

傍晚,窗外天色漸漸轉暗,街燈與車燈亮了起來,而空氣凝結緊張氛圍,「家」是溫暖、有愛的地方,伴隨著小雨回「家」的卻是恐懼、戰戰兢兢的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結婚後不知從何開始,阿聖要求小雨報備行蹤,開始限制其交友與外出自由、查看手機聊天紀錄,甚至紀錄小雨班表及上、下班返家時間,也不准小雨回娘家或與親友外出,若外出也必須紀錄出門、返家時間。

小雨只要提及要外出,小雨就可感受到阿聖情緒轉變,常常,小雨全身顫抖著,看著阿聖眼神變銳利、怒罵三字經、掐頸、拳頭毆打著小雨的身體,每次的施暴都直至小雨妥協、不再掙扎為止,即使在小雨懷孕期間,阿聖施暴的拳頭也沒有停止過。

小雨開始對這一切感到疑惑,「交往時候阿聖總是關心我的行蹤、安全,他會擔心我,不是報備行蹤,然而直到通報求助後,才知道這就是家庭暴力中的言語、肢體暴力、控制,原來,新聞事件中所說的『家庭暴力』竟發生在我身上」。

每當衝突發生,小雨想求助、離家時,阿聖總搶走小雨鑰匙、手機、包包、抱走孩子,為使小雨不敢離家、更不敢告訴親友,怕不能再見到孩子。在施暴後阿聖又會向小雨道歉,並以「我愛你」、「小孩出生後無完整的家」來動搖小雨,而讓小雨感到矛盾,該不該求助?該不該原諒阿聖?又該不該離開阿聖?

對小雨而言,回「家」是戰戰兢兢、精神是緊繃的,隨時提醒自己注意阿聖的情緒及說話小心應對,即使離家也極可能有再受暴的風險,我該怎麼辦?

類似的故事在生活、新聞事件不斷的上演。小雨曾帶孩子離家,每次都是因為受不了受暴的身心創傷,但又因阿聖事後道歉、小雨心軟,為了能與孩子在一起又再回家與阿聖同住。然小雨發現常使自己陷於暴力循環中,為不想再受暴,她決定求助並離開暴力環境。

根據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資料庫統計,106年成人家暴通報案件超過11萬件,如同小雨的想法,家庭暴力會發生在我家嗎?或許看似為「家務事」、「夫妻難免會爭吵」,然這些互動來自於生活瑣事、存在於細微的互動方式中,卻真實發生在你、我的身邊,或許我們也曾發生過,但我們卻極需正視「家庭暴力不再是家務事」。

多數人對「家庭暴力」了解是言語怒罵、肢體推擠,然而關係互動中更存在著「隱微的控制關係」,例如禁止外出、威脅、恐嚇等,令人心生畏懼,然加害者又會以道歉、我愛你、為了小孩有完整的家庭等,使被害者又因心軟、再給對方一次機會,這隱微的控制(精神暴力),在親密關係暴力中流動著,至使被害人不斷的在暴力循環中。

每年6月為家庭暴力防治月,勵馨基金會台南分事務所從實務工作中發現除了對家庭暴力施暴樣態的了解之外,實務發現「控制」對於親密關係互動的傷害不容忽視。「家庭暴力」是可以透過宣導讓更多人知道,勵馨基金會台南分事務所於107年拍攝家暴防治微電影,希望透過一支手機及網路就能流傳,期盼讓更多人關注並了解家庭暴力議題,而政府也應該投注更多資源,與專業團體合作,一起從社會結構改善著手。

家暴防治微電影:

作者|陳貞樺、歐芊妤

陳貞樺

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台南分事務所主任、衛生福利部性別影像座談講師、台南市政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法務部修復式司法促進服務講師、台南地檢署兩小無猜案修復委員、空軍外聘修復式司法案促進委員、台南市政府勞工局就業歧視審議委員會委員、台南市政府婦女權益促進會委員

歐芊妤

財團法人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台南分事務所家庭暴力後追社工督導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標題:【女人想想】誰聽到了我的故事——穿梭在大街小巷裡的家庭暴力)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