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年代第一個五年期間大體上有一種樂觀意識。在亞洲金融危機於泰國爆發前一個月的一九九七年七月,時任新加坡副總理兼國防部長的陳慶炎(Tony Tan),在「亞洲太平洋安全合作理事會」(Council for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the Asia Pacific)第一屆大會召開時發表的以下演說,頗能說明當時的情境:
「人們常說二十一世紀是亞太世紀……亞太各國的經濟在這段期間都有迅速成長。根據預測,到二○一○年,單是東亞就佔有全球生產成長的三分之一。預期東亞各國產值將佔有全球新購買力與進口需求的百分之四十。亞太地區在經濟成長上將超越世界其他地區。遠景光明……」
陳慶炎這篇演說的關鍵訊息是,「除非享有和平與安定,國家不能集中力量發展經濟」。一個月以後,亞洲金融危機爆發,迅速將(經濟)奇蹟轉為泡影,或套用(危機爆發期間新加坡總理)吳作棟的說法,將「亞洲老虎變成亞洲小貓」,迫使有關當局對區域政治與安全環境,甚至對東協本身進行重估。在這以前,「繁榮與安定攜手並進」始終是人們心目中的金科玉律。保羅.迪布(Paul Dibb)、大衛.海爾(David Hale)與彼得.普林斯(Peter Prince)形容這場危機是「後冷戰時代國際秩序的指標事件」,並且進一步指出,「自一九三○年代以來,全世界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大規模的一場經濟動亂」。有鑒於一九九○年代經濟在國際政治中扮演的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一度是世人心目中創造東亞經濟奇蹟要件的「以國家為核心的東亞經濟模式」,現在成為這場危機的導因,東協的信譽與地位也因此受到重創。
在一九九七年八月以前,大多數人會同意大衛.迪能(David B.H. Denoon)與艾芙蘭.考伯特(Evelyn Colbert)的看法,認為「隨著一九九七年與它的第三十周年將屆,東南亞國家協會似乎完全有理由可以大肆慶祝……」但儘管在那年的七到八月,仍有人認為可以堵住剛爆發的金融危機,這種喜悅很快化為憂愁。一九九七年八月四日,新加坡外交事務與法部部長賈亞庫馬(Jayakumar)教授在東協圓桌會議發表主題演說時,甚至說,「今天,東協已經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取得成功。東協各國都有迅速的經濟成長。東協成為區域合作最佳模範,是開發中國家最成功的類似組織。」
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技術性原因,本文無須贅述。根據事後觀察達成的共識,這場危機是過多的短期外資,與受害國的不當金融監管等因素加總在一起造成的結果。用桑賈維魯(S.M.Thangavelu)與楊義偉(Yong Yik Wei,譯音)的說法,造成這場危機的主因是「宏觀經濟與體制性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