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什麼玩具都想玩?心理師教學:用這些遊戲觀察小孩發育是否正常

2024-03-09 09:50

? 人氣

孩子的發育是否正常,可以從遊戲過程中觀察。(示意圖/取自Pexels)

孩子的發育是否正常,可以從遊戲過程中觀察。(示意圖/取自Pexels)

遊戲評估,最容易瞭解孩子發展的方式──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發展現況

「文廷這孩子怎麼這麼奇怪?親子館有這麼多玩具,卻連碰也不碰,盡站在那邊發呆,玩都不玩,時間就這樣耗了過去。」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我在一旁一直慫恿他玩,可是不管我手上拿著什麼玩具,玩偶、汽車、火車軌道、扮家家酒、樂高積木、拼圖……能夠拿的一個一個都拿了,他就像木頭人一樣不為所動,好像我會害他一樣。又不是要讓他喝毒藥,哪需要怕成這個樣子?好像周圍的人是哥吉拉,開口會把他吞噬。」

文廷媽媽很是納悶:為什麼孩子對於玩具、玩遊戲提不起勁?

「不只是玩具,帶他到公園、遊樂場時,他也還是躲在我身旁,兩隻眼珠子骨碌骨碌地看其他孩子玩。難道他用看的就飽了嗎?」

「如果我硬把他往前推過去,他一定三秒鐘不到就馬上往我背後躲起來,兩隻手緊緊抓著我的衣角。我的衣服常常被他這樣一抓,弄得皺巴巴的。說真的,衣服倒是其次,我只擔心為什麼孩子不下去玩……」

對於文廷的狀況,媽媽實在困惑不已,但只能不時在Messenger向閨密抱怨、訴苦,期待對方能為自己解惑。

早期療育別錯過:意中心理師來解惑

遊戲評估,是最容易入手的方式

透過孩子的「玩」做為發展評估的研判,可以讓父母與幼兒園老師在第一時間發現孩子的發展現況。

*一歲以前的孩子:遊戲發展主要是以「感官刺激」為主。手上拿起玩具、物品敲敲打打發出聲音,或把玩具箱裡的玩具丟在地上,撥弄玩具,誠屬自然。

當孩子的發展年齡已經超出一歲,卻還停留在感官刺激的遊戲上,我們就必須研判孩子早期使用物體的能力(功能遊戲),是否沒有發展出來。

*一歲至兩歲之間的孩子:主要的遊戲發展在於「使用、操作眼前物體的能力」。

例如孩子拿到球,他知道這個球可以滾、可以拍、可以丟。拿到鍋碗瓢盆會知道這些是容器,可以裝東西。功能遊戲逐漸形成。

當孩子拿到塑膠袋,就開始搓揉發出聲音;拿著兩顆球或車子,就開始敲敲打打。這時,請留意孩子的遊戲發展是否依然停留在感官刺激上,沒有順利進入到功能遊戲的發展階段。

我們要隨時檢視孩子的年齡發展與他現在玩遊戲的能力,是否相吻合、一致。

固著性,拉大了孩子與其他事物的距離

當你發現孩子面對玩具時無所事事,不主動碰觸任何玩具,對著玩具發呆,不知道可以做什麼,或出現自我刺激,不斷地玩手、轉圈圈,手在眼前晃來晃去──請留意孩子的遊戲發展是否停滯,不知道眼前的玩具怎麼玩。

當你發現孩子選擇的玩具,長期下來都是特定的那一項,例如車子,要留意孩子是否對於玩具產生固著性,出現固執、刻板、重複、有限的行為模式,只對單一玩具產生興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

寶瓶文化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