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Uber、淘寶、自媒體─自由職業者的崛起

2015-06-03 05:30

? 人氣

儘管這個論斷具有十足的創見,但我難免還是很有疑惑。如果業餘者僅僅是對於精英或者專業者的一種補充,那麼這個世界不還是一樣由傳統的那群人壟斷或者控制?改變在哪裡?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我覺得,更加準確的結論應該是:自由職業者的崛起。

Dorothy很早其實就是一個自由職業者了,只是她自己和我們都沒有意識到這個人群的存在,或者我們有意地遺忘了她,因為我們覺得這是一種非主流形態:人如果不依附於一個強大的機構或組織,就是我沒有問出口的那個問題:如何能夠有效地保證自己的生存?

但Airbnb和Uber恰恰有效地證明了,依靠大資料和演算法技術,在資源和尋求之間進行高效率的配置的時候,自由職業者就開始顛覆傳統的運行模式了。

這個世界上其實存在著龐大的資源剩餘和龐大的需求不滿足,在傳統時代裡,由於資訊配置的缺失,因此資源的剩餘和需求的不滿足,只能各自流失在空氣之中。為什麼人必須依附於一個特定的機構或者組織之中才能生存?因為組織和機構就是資源配置的方法:儘管其配置的方式殘暴而獨裁。

自由職業者所追求的根本乃是自由二字。他們所從事的職業是他們所喜歡或者至少不反對的職業,他們往往有著充分的選擇權,可以選擇以怎樣的方式,在怎樣的時間裡進行職業行為。儘管他們也必須經過某種形式的約束(例如,必須經過Uber的司機培訓),但其根本依附於某個組織機構的職業形態已經完全被打破了。

優步Uber專車服務。(騰訊資料圖)
優步Uber專車服務。(騰訊資料圖), 由 windsummer 發表

其實中國早就出現了這樣的一群自由職業者,我們不這麼叫他們,我們叫他們淘寶小二。

淘寶店主就是中國首次的大規模自由職業者的崛起。他們並不依附於某個組織機構,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所喜歡或者擅長的某個領域(服裝、寵物、仲介甚至是寶石),而後在淘寶龐大的客戶群中通過競爭來獲得生存空間。

前段時間,我從朋友那裡學到了一個詞:認知盈餘。我百度了一下,它來自於一本著名的科技書籍《認知盈餘》,作者克萊•舍基的定義是受過教育,並擁有自由支配時間的人,他們有豐富的知識背景,同時有強烈的分享欲望,這些人的時間彙聚在一起,產生巨大的社會效應。

我的理解也許更簡單一些。每個人在成長、生活和職業生涯中,所接納的資訊或者知識往往超過了自己所能消費的數量,於是就產生了盈餘。怎麼辦?要麼分享,要麼出售。社交網路,就是一個分享或者出售這種認知盈餘的市場。

許多人不太認可自媒體,因為他們認為自媒體就是一種業餘媒體,是玩票性質的。但是自媒體恰好在我看來,就是認知盈餘的分享或者出售的方式。

我們對於媒體的認識首先是有問題的。媒體不過是資訊的一種仲介,對任何資訊的承載,都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媒體。在傳統時代,由於媒體的載體(報刊雜誌、電視廣播甚至網路)成本過高,所以媒體被少數的一群精英所壟斷,並且由於投入產出比的問題,他們必須覆蓋大量的人群,才能獲得贏利。所以又被稱之為「大眾媒體」。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