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戰略位置在哪裡?」前陣子我參加中經院企業循環經濟獎培訓課程,在課程最後,循環台灣基金會陳慧琳執行長讓大家閉上眼睛思索這個問題。今天,我要借用她這句話作為文章的開頭,也一樣請問你,在循環經濟即將啟動新一波商業浪潮的此刻,你在哪裡?而未來,你又會在哪裡?
對新創事業、或一開始就奔著循環經濟而成立的企業新部門而言,面對全新的商業模式、就資源的獲取、夥伴的建立,以及截然不同的營運策略思考、規劃與挑戰,都未必容易。更遑論營運有時、資源有限的一般民營企業,想在循環經濟的浪潮中分一杯羹,找到契合本身營運模式的新機,除了掌握機運,更需要的將是挑戰現況的勇氣與決心。
企業為什麼要付出額外的精力來關注循環經濟?因為就只是讓每一位員工都具備這樣的概念,就足以降低企業營運的成本,且整體而言,循環經濟思維的導入,會讓企業的體質全然地改變。在課程中,陳執行長以荷蘭一個評估停車場構建的案例來啟發大家的思維,我們能夠想像,如果停車場的構建可以模組化拆解、多次利用,那麼在臺灣街頭經常可見的臨時停車場,是不是有可能立體化,在提供更多車位服務的同時提升營收。
企業跨入循環經濟領域,同時需要想像力以及耐心,也許我們說,養雞場的排泄物可以與菜農、果農的廢品做資源互換,產生一個循環,這點可能很容易被理解、接受。但就實際資源互換時,如何作品質認定、如何運送、保存、計價,這些都會考驗整個合作鏈業者的信任與智慧。如同我們前兩個禮拜的文章《看懂循環經濟產業的422心法》所說,循環經濟的主題和主體就是「經濟」,從經濟的角度思考,才是正途。
今天就讓我們來談臺灣的有機農業可以怎麼開始思考循環經濟。目前大部分臺灣有機農業、畜牧業都面臨市場拓展不易、品牌建立成本高、政府提供資源不足,以及產業門戶閉鎖整合不易等幾項主要的難題。在開源受挫的困境下,撙節支出並無法為企業帶來生機,「滿天全金條,欲抓無半條」,似乎成為大多數有機農業、畜牧業業者的心聲及寫照,這個現象在大陸也一樣普遍存在。
如果你是食農創業者,你該如何利用循環經濟的浪潮為自己創造新機?
首先,你得先理解循環經濟的核心理念與價值,這是必要且先決的條件,因為循環經濟不同於其他企業改造工具,不僅僅只是企業的心態、思維、技術與手段調整就可以,循環經濟往往伴隨著創新的理念,成本與利潤計算的基礎改變,更有可能牽涉到跨產業的合作。我根據這些年在行銷領域扎根的經驗,提供你以下幾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