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工業化已經進行了25年,這可能是當今資本市場上大多數人職業生涯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商業事件。馬拉松公司對於進入冒險的未知世界通常不會落於人後,但我們並沒有在這個國家進行任何實質的投資。我們的客戶權益沒有因此受損,畢竟儘管這個國家的經濟快速成長,投資組合的投資人可以選擇的中國標的還是很少。根據《中國經濟季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報導,1993年投資恆生中國企業指數1美元,並把股息再投資,現在的價值是35美分。中國究竟如何運用這種糟糕的投資報酬,來達到卓越的經濟成長?
一如中國的例子,政府主導的經濟成長對亞洲投資人而言並不陌生。舉例來說,像新加坡這樣的國家,產生的現象往往是對有效資產配置的關注不夠,結果導致企業的資產報酬率低落。中國版本的亞洲經濟成長模式相當複雜。大約600家國有企業與省政府和地方政府合作,進行國家發展計劃:不論是單獨進行,還是相互競爭,有時甚至會與合資夥伴或透過上市的民營部門子公司合作。中國的國家資本主義模式還有兩個獨一無二的特點。首先,大部分的企業資本都是透過國內的銀行系統募集,長期以來的經驗顯示,貸款的償還是可以選擇的。債務減免讓報酬率超低的企業得以生存。再者,幾個世紀以來地方政府與省政府競爭,刺激全中國各地出現各種模仿計劃。中國有900家釀酒廠,有部分就是這種省級競爭的結果。實際上,在中國某些地方,啤酒比水還便宜。
政府支持的債務減免,一部份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股票上市的經驗如此不成功(至少對外部投資人而言是如此)。對於一個耽溺不良放款的國家來說,股權似乎是一種理想的替代機制,因為它是一種不需要償還債務的企業組織形式。然而,儘管上市公司不需要贖回股票,但它們還是必須履行資本市場的債務還款義務,未上市的國有企業可能可以不償還債務,但上市的國有企業不可能違約,假裝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繼續經營下去。因此,國有企業的上市子公司在滿足債務需求與表現不佳的系統獲利能力之間陷入困境。長期下來,股東在企業中的持股逐漸減少。
如果中國的經濟成長率持續維持在10%的紀錄可以作為依據的話,中國的總體經濟表現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大問題。但這種成長顯然是由於投入增加、而非生產力提高所致。經濟學家所說的「要素使用效率低落」正變得愈來愈嚴重,舉例來說,按照目前中國的經濟成長率,中國電力產業每年需要安裝相當於整個英國發電量的裝機容量,儘管資產報酬率在下降,但使用更多生產要素,就可以讓中國達到10%的經濟成長目標。如果中國的生產力提高,就可以用更少的資源達到同樣水準的經濟成長。舉例來說,青島啤酒公司聲稱,藉由縮短生產週期,可以將年產量提高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