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在上市7年後米其林還要推廣Pilot Sport 4 S性能街胎?並特別邀請少數媒體與懂跑車的名人前來驗證?‧ 其一:因電動車的崛起,性能領域有大幅提昇的趨勢,而且不單單侷限於跑車,一般轎車或休旅車之加速與操控性能同樣嚇嚇叫,賽道體驗與駕駛訓練相對重要。因此Michelin與Porsche攜手合作,於台中麗寶賽車場成立PDC保時捷駕駛體驗與訓練中心,此一結合可說是如魚得水、相輔相成。‧ 其二:性能街胎並非「抓地力感受強烈」就贏了!畢竟街胎就是街胎,還要注重更廣泛的濕地性能、滾動阻力、磨耗表現、持久特色、滾動噪音、彈跳舒適...等綜合表現不能偏廢,因此Michelin想要強調的是Pilot Sport 4 S的均衡特性,絕非單方面的超強成績但卻不怎麼耐用。
好的,關於Michelin Pilot Sport 4 S的測試項目就在於「金卡納」刁鑽又狹窄的特定路線繞行,使用的是一輛粉紅色的Porche 718 Cayman(水平對臥4缸直噴渦輪2.0引擎300hp後驅),馬力雖然不大,但好歹是一輛中置引擎後輪驅動純種跑車,而且在金卡納體驗中因車速不快但迴轉速度與方向盤反應必須非常快,所以壓根用不到三檔,車身過大或馬力太大都不好開。此外,這次目的乃是「試胎」不是試車或飆車。關於Michelin Pilot Sport 4 S的表現,個人必須給予一個公正、以及多數人都很容易誤會的評論:‧ 多數人都以為「黏」就是抓地力的最佳表現,但這種錯覺會誤導駕駛對於極限與路線的判斷:這世上不只Michelin一家輪胎廠,而且其它廠商也都以擊敗Pilot Sport 4 S為首要目標,畢竟目前的Michelin Pilot Sport 4 S就是性能街胎之標竿。但其它廠商會用什麼方法?答案就是以「乾地黏著性」為訴求,特色就是會讓駕駛者以為此胎的極限比Pilot Sport 4 S更好,轉向反應也更靈敏,其調校不外乎更軟更黏的胎面膠料,搭配更硬的胎壁,也就是將賽道技術與配方大量導入性能街胎之中,畢竟這世上不只米其林一家輪胎廠商持續投入賽事,應該說幾乎每一家輪胎廠都有涉獵,差異就只在深度、廣度、以及技術的高度。‧ 非線性的駕馭感受其實是危險的動態,對於賽道成績也沒有幫助:然而當胎面太軟、胎壁太硬時,很容易出現許多副作用,那就是一旦超越抓地力極限時,車身動態會變得難以控制且不容易挽救,也會造成駕駛者對於彎道速度的誤判,進而喪失最佳路線。因此Michelin Pilot Sport 4 S的特色其實是在於一個線性、可預期、容易補救的動態,瀕臨極限前就是會有小幅度的轉向不足,讓駕駛者適時調整車速與轉向角度,而不是造成駕駛者誤判不肯收油門、不想踩煞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