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陷入低迷狀態,除了失業問題日益嚴峻,房地產也進入泡沫化,不少民眾都選擇「縮緊荷包過日子」,全國消費力大受打擊,進而重創餐飲業。如今更傳來各大餐飲業品牌展開價格戰、推出低價套餐等促銷活動,進而重創小型餐飲業的生意,無奈中國經濟若不好轉,這樣的情形還會持續一陣子。
北京統計局數據顯示,在今(2024)年上半年,北京年營收1000萬元(約新台幣)以上的餐飲業利潤總額1.8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卻比去(2023)年同期大減88.8%,利潤率低至0.37%。對此,陸媒《經濟觀察報》近日也發表題為「京城十萬餐飲微利線上掙扎」的報導,各大餐飲業今年開打低價競爭,如今競爭的結果已逐漸顯現。
漢堡王中國首席行銷長湯俊章表示,疫情期間餐飲業也曾面臨現金流難題,但當時大家都認為是短期現象、疫情後生意就會慢慢回到正常軌道。不過,如今餐飲業者考慮的不再是「救急」,而是如何撐過這樣的經濟環境。
高級餐廳消費次數在縮水
傳統產業的老闆曾是餐廳的常客,尤其年末、尾牙、春酒期間,政企人士間的商務洽談更是讓餐廳門庭若市,然而如今這些常客正在減少,雖然還有被外界看好「很賺錢」的科技類企業,但並非每個科技業者都選在高檔餐廳進行宴請。
追求更高CP值的消費者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消費者對高CP值的追求已成為一種趨勢。經歷疫情3年,許多消費者已能夠熟練地對比各個外送、網購平台推出的團購活動,在選擇同價位餐廳時,也會傾向折扣力度更高的餐廳。
另外,更多年輕人比起較高消費的外出就餐,也較會選擇購買預製菜或外送,甚至也會透過團購等管道來比較和選擇價格更優的餐飲。不過,對餐飲業而言,因本身就有店租、人員等固定成本,一旦折扣達到一定低點,利潤率將迅速崩潰,甚至步入虧損經營窘境。
平台開打價格戰,餐廳不得不加入
資深連鎖產業專家文志宏表示,外送、網購平台間的價格競爭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就已經非常明顯,一旦平台價格戰開打,餐飲業者也會被迫加入。文志宏指出,雖然平台會提供給餐飲企業一定的補貼,但餐廳本身也需要降價,以迎合市場趨勢。
報導指出,餐飲業基本上無法拒絕與平台的合作,因只有透過在平台上投放廣告或推出低折扣套餐,才能吸引更多客流量,已有不少餐飲業的營業額越來越多來自外送平台,甚至成為支撐營業額的主要來源。不過,外送的利潤空間相比內用下降得更多,外帶折扣價和外帶平台抽成也會進一步蠶食企業利潤。
大企業也難頂,何況小店?
文志宏表示,未來餐飲業態連鎖化以及消費者對於高CP值的追求,將是主要城市餐飲企業的發展方向,從而導致小型餐飲業的立足空間將越來越小,最後進入「大魚吃小魚的時代」。單品牌和規模較小的餐營業很難具備大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因此即使餐點味道再好,小店恐也無法度過這個餐飲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