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後製的年代怎麼拍電影?導演陳坤厚談《母親三十歲》拍攝祕辛:躺進計程車廂追逐演員,一場外遇戲拍出最揪心的親情矛盾

2024-10-30 11:32

? 人氣

陳坤厚導演(資料照/陳婉平攝)

陳坤厚導演(資料照/陳婉平攝)

今年11月宋存壽導演執導的《母親三十歲》(1973)經國家電影中心修復,將在金馬影展重映,此次《風傳媒》專訪當時擔任攝影指導、在去(2023)年獲得金馬獎終身成就獎陳坤厚導演,暢談本片的幕後故事。

陳坤厚導演以嫻熟的鏡頭語言和人文關懷為人所知――他自1960年代起投入電影攝影志業,在中影公司長達8年紮實的師徒制訓練基礎,於1980年代開始執掌導演任務,開啟一手掌鏡、一手執導的生涯,1983年執導《小畢的故事》票房大賣,為新電影運動注入良好的製作動力,陳導演見證台灣電影60年來的時代起伏。

做一個使命必達的攝影師,考驗與導演的默契厚度

受訪前,陳坤厚導演謙虛地說「不記得多少了」,但是一提起執鏡當下,立刻眉飛色舞地回憶點滴,也彷彿帶我們走進1970年代的電影片場裡頭。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當年陳坤厚會接下《母親三十歲》的攝影任務,要從李行導演談起。《母親三十歲》由李行參與投資的大眾電影公司出品製作,劇本改編自旅美作家於梨華的短篇小說《母與子》,而陳坤厚長期在李行導演的班底工作,他就被指派擔崗《母親三十歲》的攝影指導。

《母親三十歲》電影劇照(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母親三十歲》電影劇照(圖/金馬執委會提供)

「宋導演這個人很隨和、經常在微笑」,陳坤厚觀察宋存壽的文人氣質,盡力達成他的要求。他說明,當時的攝影設備並不存在導演監視器(monitor),在拍攝當下導演是看不到畫面的。因此攝影師的功底尤為重要,以往導演會有固定配合的攝影師,彼此培養出長年的信任感,畫面傳達才最有默契。

以《母親三十歲》為例,分鏡是由導演所畫,攝影指導則擁有攝影上的決定權,包括場景、燈光、美術設計等環節也都得掌握:「溝通上很重要的,就是你必須理解導演的分鏡。導演想要什麼,你就幫他拍。」

陳坤厚說明,等到底片洗出來,發現不滿意時就需要重拍,攝影機的運動、景框構成自然是一項都不能遺漏:

所以,攝影師一定要懂戲!譬如說這段戲的情感是要稍微大一點點;這段情感不用那麼大,稍微鬆一點點,去和導演做溝通。又比如現在『戲還沒開始』,鏡頭就不需要牽那麼近。」

軌道不夠長就叫車來湊...他們躺進計程車車廂「只為拍一場跟蹤戲」

1970年代瓊瑤小說改編電影風靡一時,男男女女穿梭於「客廳、餐廳、咖啡廳」等場合,在固定位置上對話,有著「三廳電影」的別稱。

陳坤厚回憶,《母親三十歲》和當時流行的三廳電影有項區隔,就是大量的外景實拍鏡頭。主角母子對彼此不解而錯生心結、幾場追逐戲不僅拍出人物的猜疑和傷痛,也記錄了1970年代台北巷弄、中華商場裡的庶民生活場景,意外獲得法國影評人讚譽(註1),當時這部片的攝影機運動,引起許多討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