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24年12月29日),前美國總統卡特(Jimmy Carter)在家中安詳過世,享年100歲。卡特不僅是冷戰時期在世的最後一位重量級政治人物,也是美國史上壽命最長的總統!
卸任後,他曾憑藉國際人道與調停事務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並且以種種舉動影響著後世對美國外交策略的想像。
不過,論卡特對於台灣的關鍵影響,絕對要從1979年他選擇放棄台灣的那一刻說起...《風傳媒》於此帶您回顧!
從花生農到總統:卡特的政治崛起有多「幸運」?
許多人對卡特的早期經歷僅停留在「喬治亞州花生農」的印象。他在躋身白宮之前,只做過一屆參議員和一任州長。
1970年代,OPEC引發的全球石油危機,讓美國陷入高通膨與失業嚴重的泥淖,卡特的威望也受到衝擊。
然而,正是這種充滿不確定性的氛圍,讓他有機會以「政治素人」的形象擊敗對手,在1976年的總統大選中創造出令人意外的勝利。
以人權為名:卡特的「道德外交」能走多遠?
卡特自詡以自由(理想)主義為行動方針,認為以道德價值和人權保障 為支點,才能最大程度發揮美國的國際影響力。
他的政府聲稱,不會為了地緣政治而犧牲人權,甚至會削減對侵犯人權政府的經濟與軍事協助,以壓迫對方改弦易轍。
然而,現實並不那麼單純:面對如尼加拉瓜獨裁者蘇慕薩(Anastasio Somoza Debayle)等案例,美國反倒選擇扶持這些強人政權,以阻擋共產勢力崛起,顯示人權標準在實際操作中存在「選邊」的彈性。
與北京建交、放棄台灣:這是一場純粹的地緣算計嗎?
卡特任內最具爭議性的外交決策之一,莫過於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並在1979年1月1日迅速結束與「中華民國」的官方關係。
此舉被視為美國圍堵蘇聯的一環,但也讓台灣頓時失去長期靠山,引發不小震盪。
事實上,卡特在晚年曾表示,與中國建交有利於促進亞洲地區穩定,也暗示台灣之所以往民主轉型之路前行,某種程度得益於美國不再那麼「保護」國民黨政權。
對此觀點,外界看法不一,但無可否認,卡特在地緣政治盤算上選擇了更龐大的合作對象。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卡特晚年對華立場依然鮮明
卸任後,卡特並沒有停止與北京對話,他所創立的智庫和基金會,長年推動美中交流。
2014年,為紀念兩國建交35週年,他再次強調,中國最終會躍居世界最大經濟體,但絕非美國威脅,並引用習近平「太平洋夠大,容得下中美」的主張,呼籲雙方應該尋求彼此的共同利益。
2019年是美中建交40週年,他仍然力挺中國,批評美國動輒在海外用兵,如伊拉克、阿富汗等處,而中國則致力於內部發展、鮮少介入大型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