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時期便已有2、3萬字的字音分韻記載,四個聲調加起來高達206韻,到了元明時期才開始逐漸簡化」台語文的博大精深,姚榮松提到有些研究古詩者,吟古詩的念法就是在傳統私塾裡的文讀音(即書面語),古時候的人念四書五經、三字經或唐詩等,基本上都念文讀音,這與白話音念法並不相同。
「事實上,我們已經有完美的工具了」,姚榮松說,真正會講台語的人,還是那群常常參加台語文競賽或有興趣上台語課的人,他們會朗讀、看得懂閩南語文讀音,「但這依舊不是全面性的語言教育,若只單純會講絕對不夠,因為除了聽說外,台語文或拼音看不懂,仍然無法用眼睛識讀。」
多用辭典,是對塵封心血的回報
西元1873年英國長老會牧師杜嘉德Carstairs Douglas所著《廈英大辭典》,該詞典全無漢字都是羅馬拼音,為首部廈門腔白話華英辭典。姚榮松說,這本字典與1931年由日本語言學家小川尚義主編、台灣總督府出版的《台日大辭典》齊名,「兩本流傳至今,皆是對現代閩南語辭典影響深遠的歷史巨作。」
《台日大辭典》是日據時期,日本官方為求人民融洽相處、語言相通所作出的對譯工具書,時任台灣總督府學務部勤務的小川尚義,網羅各社會階層用語,從士紳到走卒,從官腔到髒話,這些非常珍貴重要的資料皆收錄其中。
「由此可見,閩南語有很豐富的文獻語料被記錄下來」,台灣閩南語作為漢語的一個支脈源遠流長,姚榮松解釋,台灣閩南語從400年前鄭成功進台後開始隨移民混合,漸漸成為島上第一大語言。而廈門在鴉片戰爭後開港,《廈英大辭典》中教會羅馬音翻譯的是廈門話,「由於台灣閩南語與廈門都是泉漳混合,換言之在100多年前,台南與廈門講的閩南語便已非常接近,雖然時間長短不一,但混出來就成為現在基本上算共通的閩南話。」
1991年左右,時任台灣語文學會籌備委員的姚榮松,參與台灣語言音標方案(Taiwan Language Phonetic Alphabet ,TLPA)的制定,隨後教育部公告採用TLPA訂定閩南語標準化拼音時,便與有150年歷史的教會羅馬字整合,終成為2006年的「台灣閩南語羅馬拼音方案」。
「像以前念『學堂』白話音是o̍h-tn̂g,但文讀音『學校』則念ha̍k-hāu,同一個字但念法不太一樣。」姚榮松說,基本上看不懂台語文但會說台語的人,多是聽得懂白話音較不熟文讀音,或不知道這個字等於哪個字,而《廈英大辭典》具世代傳承意義,「我們在整合時,也一併將舊式符號做統一性的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