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看到一篇颱風過後的新聞,前錦繡二重唱的成員之一錦雯在中颱蘇迪勒過後,跟慈濟團隊到烏來的災區賑災,整理道路清除污泥。
原本立意良善的事情,卻引發爭議,只因錦雯在臉書貼文寫:「奇怪!那些精神飽滿反服貿、貨貿,抗議課綱,包圍立法院教育部,靜坐一整晚也不累的『熱血』年輕學生,也沒看到半個去幫忙!現在的年輕學生真的不一樣了!」
這番話引起許多網友的反彈,再加上蘋果日報的報導,我看到自己的年輕朋友留言,他試圖保持淡定冷靜,可是卻在每一則相關新聞都貼上相同的回應:我們有跟著社運青年且組織志工上烏來幫忙災後重建,和慈濟團隊清理污泥,拖出椰子樹葉,協助戰地廚房、清理民宅等等……看來還是頗為在意被貼上「現在的年輕學生真的不一樣了!」的標籤。
最後隔了一天,錦雯懺悔魯莽的貼文行為,在臉書貼影片道歉。
很多人介意的是, 你什麼都不知道卻說的好像很了解; 其實,真正重要的是你可以不知道,但至少試著去了解。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人不在少數,甚至曾深受其害的你也常忽略這個道理。
「因為沒看到身邊的人發現,或者我不知道別人有做,所以全世界都沒有……」
人生很多時候,會被身邊的人和自己的眼光給蒙蔽,忘記那並不絕對,地球會轉動,就連陰影也不會留在同一個地方,世界不是只有我們看到的樣子。
譬如,長輩們看到新聞媒體報導學生有參加社運的熱情,就認為全部的年輕人都把精力花在徒勞無功的事情上面;年輕人看到一則藝人臉書貼文上了新聞,認為全部的長輩都只會貼標籤;做朋友的看到臉書好友在網路上貼吃喝玩樂照片,就認為別人過得愜意無比,只有自己每天朝九晚五上班打卡,下班累得半死……
我們常被過多的訊息蒙蔽雙眼,就算提醒自己必須多聽多看,可是往往還是會選擇性的只看到自己想看的事,接下來最可怕的,莫過於糾結、沮喪、無奈、失望,進而對未來感到焦慮。
如果你也遇到了這樣的狀況,別把自己的人生調整糾結模式,身邊的人不代表全世界,那些眼見耳聽的內容不夠全面,不要把片面誤以為全部的畫面。
你身邊的人不能決定你看到的世界,所以請記得告訴自己,羅素先生的那句話:「參差不齊乃是幸福本源。」
過好自己的生活吧,用一顆更包容和寬廣的心看看這個世界,不是你沒看到,就代表別人沒有做到。
共勉
冒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