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搶救中華文化不在課綱微調,而在教材活化

2015-08-26 05:50

? 人氣

圖為《孫子兵法》譯本竹簡,為河濱加利福尼亞大學藏書。( bluefootedbooby on flickr.com/維基百科)

圖為《孫子兵法》譯本竹簡,為河濱加利福尼亞大學藏書。( bluefootedbooby on flickr.com/維基百科)

這一陣子課綱微調兩大陣營火力全開,反課綱微調者指控黑箱作業,企圖去台灣化,支持微調者,則認為這是撥亂反正,是中華文化的保衛戰。如果閱讀各自支持的媒體,彷彿我們不是生活在同一國度。基本上見諸主流媒體的報導,像是推銷商品,對自己的群眾吆喝,不曾進入到深層的問題討論。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有沒有課綱在歐美國家不是問題,有些國家甚至沒有課綱,在教育先進的芬蘭,課綱也只是從原則上制定,是七大能力而不是內容的制定,上課的內容主要由教師自己決定。就現實層面來看,廢除課綱在台灣辦不到,不過芬蘭經驗倒是值得借鏡,我們的課綱連課程的章節、教學重點、教學評量都加以規定,每一科課綱洋洋灑灑,如國文科課綱有6頁,堪稱鉅細靡遺。

過去是課程標準,晚近十餘年來改稱課綱,就國文、歷史、公民科而言,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不過隨著台灣的民主化與本土化,這一使命卻運途多舛。基本上脫離現實太遠,學子只是把教科書的傳統文化內容當成進大學的敲門磚,用過即丟,對中國傳統文化未有太多的溫情與敬意。

課綱廢不了,鬆绑也遙遙無期,作為中國文化的捍衛者應思考的是在既有格局下如何因應,而不是走回頭路,如「搶救國文教育聯盟」所說的加重文言文比例及增加國文上課時數,因為目前的課綱已包含滿滿的傳統文化元素,文言文不待言,即使白話文也頗多和中國的聯結,例如琦君、張曉風、余秋雨、白先勇等人的文章。真正的問題是,青年學子對傳承中國文化的經典教材興趣缺缺,這是對傳統文化提倡者的最大挑戰,若以鴕鳥的心態來面對,或者將矛頭指向所謂別有居心的破壞者,都不是良好的回應方式。

當中國意識出現危機或僵固時,新的思潮便應運而生,前者如五四時期出現的陳獨秀、胡適、魯迅等人的反中國傳統思想,後者如戰後台灣提倡官方版的復興中華文化,與之別苗頭的有牟宗三,徐復觀,唐君毅等先生開創的新儒學,這一生命的學問對比於官方之學,當然更具進步性,更具吸引力。

民初新文化運動諸子勸年輕人不要埋首無用的舊紙堆,解嚴前教三民主義、四書的老師被譏為「不三不四」,現在年輕人則被批成缺乏傳統人文素養的「空心世代」,這些文化經典難道已成為腐朽的殘骸?絕不,問題出在不能與時俱進,學生會問讀這些東西和我有什麼關連?既枯燥又遙遠,讀別的東西不是更好嗎?不是生命的學問就不能引起共鳴,不是時代的聲音就無法帶動風潮,這就是目前中國傳統文化在台灣的困境,是不是已經宣告中國文化在台灣的黃昏?不必悲觀,但也不必靠政治力,要恢復傳統經典的生命力並非不可能,但必須大破大立,若一切如昔,只在形式上強調,如文言文比例,或加入微調的「藉由文化經典之研讀,與當代環境對話,以理解中華文化與文明社會之基本價值,尊重多元精神,啟發文化反思能力」這樣的課綱,這樣並不能為奄奄一息的文化經典注入新的生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