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ams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為什麼有人從不做夢?
為什麼人會重複做一樣的夢?
為什麼夢境往往很難解釋?
如同我們先前所解釋的,就個體心理學來說,意識與無意識構成了一個單一的整體。在前兩講中,我們以個人作為整體,來解讀意識面向的記憶、態度以及行動。現在則要將同樣的解讀方法用在無意識或半意識的人生面向,意即「夢境人生」。我們之所以使用同一套方法,是因為夢境也是整體的一部分,和清醒時的狀態相較之下,兩者比例相當。其他心理學派的追隨者一直努力想找出關於夢境的新觀點,但是人對於夢境和所有整體心理活動(體現在表情與行動上)的理解,都遵循著同樣的路線發展。
我們先前談過,充滿優越感的目標會決定一個人清醒時的人生,而這個目標一樣也會決定夢境。夢境必是人生風格的一部分,而夢境與人生原型也互有關連。事實上,你必須先理解人生原型與某個特定夢境之間的關係,才能確定自己全然理解這個夢。同樣的,如果你很了解某個人,十之八九可以猜出他的夢境具有哪些特色。
整體來說,人類都是懦弱的。從這個一般事實(general fact)出發,我們可以預測大部分的夢境都與恐懼、危險或焦慮有關。因此,如果我們很了解某個人,知道他的目標是逃避人生的問題,即可推論那人常會夢到自己跌倒。這樣的夢就像是在警告他:「別繼續往前走了,不然你會一敗塗地。」做夢的人用「跌倒」來表達自己對未來的看法。事實上,絕大部分的人都做過「跌倒」的夢。
學生在考試前一天晚上所做的夢便是具體例證。我們認識一名動不動就輕言放棄的學生,他的所作所為都是可預測的:考試前一天,他一定會整天憂心忡忡,無法專心讀書,最後則會自我安慰:「準備考試的時間太短了。」他內心希望考試延期;他做的夢也一定跟「跌倒」有關。這反映了他的人生風格;他必須做這種夢,才能(在夢中)達成他的目標。
現在來看看另一名學生的例子。這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了長足的進步,於是培養出勇氣,不再害怕,也從來不找藉口。我們也可以猜到他會做什麼樣的夢。考試之前,他會夢到自己去爬一座高山,登頂後欣賞到的美景讓他讚嘆不已時,他就醒來了。這反映的是他目前的人生,從夢裡也可看出他想追求的目標。
此外,還有一個學生則是能力有限,只能進步到某種程度。這種人的夢境會和「限制」有關,夢到自己無法逃離人群與困境,在夢裡也常常被人追逐、獵殺。
繼續討論其他類型的夢境之前,我們要先重申,就算個案的說法是:「我沒辦法告訴你我做了什麼夢,因為我一個夢都記不得了。不過,我倒是可以編一些夢出來。」心理學家也不會氣餒。因為我們心理學家知道,幻想並非憑空捏造的,而是操之於一個人的人生風格。不論是捏造的夢或真實記得的夢,都一樣有意義,因為想像、幻想也會表達出某人的人生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