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日前舉行九合一選舉,又破天荒全民公投 10 項公共議題,應當是最能體現台灣民主的時刻,結果卻是爭議聲四起,公投被指亂象叢生,不少台灣人都因此灰心喪志,究竟公投制度存在甚麼問題?
近年國際上的公投愈來愈頻繁,由英國脫歐到加泰隆尼亞獨立,事無大小都交予全民公決,理應最是民主。但原來早有政治學家質疑公投制度,將錯綜複雜的政策議題,簡化為「同意」和「不同意」的選項,要求公民在短時間內表決,不但無法化解爭端,更可能埋下禍根,違反基本的民主原則。
國政治學者 Matt Qvortrup 曾經撰寫著作 Referendums Around the World 研究全球各地的公投機制,他指出從 1960 到 80 年代,全球各國每年合共舉辦約 10 次公投,如今增至每年將近 50 次之多。
公投如此頻繁,他相信與政黨制度愈來愈不穩有關。瑞典學者 Sören Holmberg 研究發現,1970 年代選民對投選的政黨政綱,普遍認同其中 90% 內容,但 Qvortrup 發現,如今選民即使投選了心儀政黨,卻只認同政綱的 60% 內容,以致執政黨愈來愈難凝聚共識,嚴重分歧的議題頻頻要交由公投機制表決。
在民主國家內,公投制度讓公民不再透過代議士參與政治,而是直接就議題表決,被視為體現直接民主(Direct Democracy)精神,是最純粹的民主模式,又是化解國家重大爭端的最後機制,但很多政治學者對此不以為然。對於公投是否解決爭議的良方,愛爾蘭政治學教授 Michael Marsh 斬釘截鐵地回答:「答案很簡單,可以說從來都不是。」
「把共和國置於俄羅斯輪盤之下」
在公投中,公民面對政策議題經常千頭萬緒,左右為難。個別議題甚至連專家都要花上幾年時間才得出結論,公投機制卻要求公民在短時間內,以非常貧乏的資訊,掌握並分析問題,再簡單回答「同意」還是「不同意」,不存在灰色地帶。
在別無他選下,很多人唯有信賴不同政團提供的資訊,又沒有足夠知識判別其中真偽,以致公投往往成為政治派系的角力場。倫敦經濟學院研究員 Alexandra Cirone 坦言,公投永遠是非常具風險的手段,「但政治家重施故技,因為他們都深信自己必勝。」
政治學者 Arthur Lupia 與 Mathew D. McCubbins 亦形容,現實中選民都會信賴權威,或者不加思索地,按照既有而熟識的論述,就專門的議題選出答案。Marsh 甚至發現,部分公投中,「大部分人在約莫一星期後,都不記得任何支持和反對論據,連他們自己都不太清楚,為何會投選了『同意』或者『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