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基隆的印象是什麼呢?是一直下雨的都市、海港、還是就只記得廟口夜市?其實在基隆有無數家令人驚豔的好咖啡,不妨跟著這裡的介紹走進寂靜山城,感受「基隆的氣味」吧!
【在地最堅持-Eddie's Café】
我優遊在市井的氣息中。為了找杯單品咖啡,我晃遊到華四街,看似老舊的現代社區,氣氛爽朗,很合我的胃口。
邊晃邊來個「路上觀察學」。蔬菜攤簡樸清香,亭仔腳的鐵門之上,那普普風的手繪廣告,是當年最流行的「吉利果」。整齊的透天住宅排排站,中間推出一座香爐來,燭紅大廳神明坐鎮,寓信仰於生活中,標準的台式生活—但最台的,莫過於三角窗的炒飯炒麵、自助餐與挫冰,覓食離家不用百公尺,這就是生活啊!
按照庶民的邏輯,這個所在合當泡茶抬槓……什麼?竟有一家咖啡廳,經營了五年多,在同業與在地文青的耳中,名聲很響,對外卻低調得如基隆的特產「防空洞」。Eddie's Café 的門面真是再日常也不過了,門口略略擺設,漆上鮮黃色,很實在、很基隆。
不必講太多,自在輕鬆就好,何必文藝腔小確幸?老闆表情就是那麼酷,腦子內可不簡單,以獨特的脾性與工夫,專注做咖啡。
最有在地視野的咖啡館
調味咖啡與鮮奶煮茶是很不錯,但我堅持單品,咖啡豆裝在透明罐子內,上頭貼著名稱與介紹─不囉唆,挑好了拿給老闆研磨沖泡,就先等待著……時間如一場小白日夢,飄浮在挑高四米五的空間內,異國風味的燈飾,俐落的掛畫,角落的CD醞釀著音樂,台式家居物件讓我重溫童年─最心喜那端上來的咖啡,把味道忠實地沖泡出來,杯子的造型復古,民國六十年代大同公司的庫存新品,造型夢幻的花朵印在白瓷上,在這個腳步停不下來的電子時代,在這樣的社區的這樣的咖啡店,室內裝潢點到為止,心情妥貼舒暢,真安心。
Eddie's Café 不定期舉辦活動與議題討論,主題就是基隆,是最有在地角度的咖啡店。
華一、華二路到華六,與光一、光二路等棋盤道路構築的光華里,位於獅球嶺下,舊名「嶺腳」(niá-kha),清朝是軍營所在地,日治時代乃重砲兵聯隊基地。
之後政權換手,規模擴充組織更迭,民國六十年土地釋放給民間,興建現代化齊整社區。同時,也設立果菜市場,曾是基隆最熱鬧的地方,到此批發蔬果,採買南北貨,市況喧闐。民國八十年代,果菜市場遷移至他處,原地點新建仁愛區公所,綜合行政的各種機能。社區歷史五十年,當時的簇新轉眼老舊,活力依然充沛,在街巷漫步,不時嗅聞豬肉與魚鮮半熟的氣息,這是基隆小吃的前行基地,許多熟食的半加工品,甜不辣、菜卷、魚丸等等,預先在此料理,基隆人揮汗勞動的身影,就在白牆壁與磁磚構築的簡樸空間。迭宕起伏的歷史場景不僅只喝杯咖啡,從光華里走向獅球嶺,是一場充實的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