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你來說,台灣是什麼樣子呢?──《灣生回家》看後感

2015-10-28 17:10

? 人氣

wansen2.jpg
《灣生回家》從人性角度出發,獲得許多觀眾共鳴。(圖/《灣生回家》粉絲專頁

催情之外,我想我們必須要更深入地提問:這部電影除了闡述「一群外國人在台灣生長、中途被迫離開、回國適應不良」這樣的歷程之外,還告訴了我們什麼?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家倉多惠子以「永久的異邦人」詮釋灣生共同的情感困境,老實說,這個形容背後的深度,並不只能以「認為自己故鄉在台灣,但一直回不去」這樣的心情去解答,而更應該有種「原鄉與自己的民族徹底被剝離」的困惑。「我是日本人,但我的故鄉在台灣。」這句話背後的歷史脈絡,某種程度上便是讓這群灣生對國體共同想像裂解的主因。這時候你不免會有更急切的提問,像是灣生如何面對部分台灣人對他們的仇恨、像是灣生如何認知日本國民對於己身、戰敗的困境與想像,但在這部片中,這些提問皆被以一些很幽微的手法輕巧地帶過,使「灣生」的特殊性反而被稀釋,過度聚焦於個人經驗而迴避這些歷史提問,在這部耗時12年的電影中,成了懸而未決的大前提,是筆者在觀看這部電影時最大的遺憾。

「原來全亞洲還有國家喜歡日本哪!」灣生松本的女兒一句話,其實非常精準地擊中這部片最大的缺憾。台灣看待日本的情緒總是非常複雜,有被殖民者式的極其仇視、有廖高仁先生所說的「公道來看,日本還是對台灣有所貢獻」的視角,其實我們一直缺乏一個探討台日情結的機會,或是更清楚來說,缺乏一個以「各族群視角」來討論台日歷史的紀錄。《灣生》這部片中其實不乏對於當時台人、日人階級差異的提醒,無論是在北一女共同學習的印象、在竹林裡看見高砂族操槍演練的記憶、富永勝與舊時鄰居小孩的對話也都暗示了當年他們所站的、既得利益的角度。而在這之後,台灣人是怎麼看待這部歷史?我想這是最不應該被擦抹的片段,但這部電影中卻只以「台灣人的熱情友善」作為主要的解答,倒讓家倉多惠子在台灣的旅行,只停留在像是行腳節目一般的效果,失去支撐這部電影的主要力道。

《灣生回家》一直帶給筆者很強的既視感,有種近似於白先勇先生所撰《臺北人》的時代意義,但在觀賞完整部電影後,竟仍是有種輕輕巧巧的遺憾停留在影院中不散。很多人為此片哭泣、歡笑,但在我們的情感深處,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想像仍只停留在此無法推進。筆者始終不明白,這到底是源自於我們對於處理台灣歷史的害怕?或是我們只能接受人物紀傳式的小清新?即使導演已經足夠誠實地將一些可能會招致批判的對話放進影片中,我們共同迴避的傷痕卻依然清晰。

「對你來說,台灣是什麼樣子呢?」我想這個問題在台灣是灣生的家鄉之後,更該緊接著被提起的,除了灣生對台灣的兒時記憶,台灣人對這份歷史的衝突、排拒、掙扎與融合的歷程與承擔,或許才是我們回饋灣生同等熱情的主因,是吧?

文/第二人格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