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的營火
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的教授小長谷有紀專精蒙古耆老述說的傳說故事、蒙古全域風物、習俗、生活觀等等。關於風葬,這裡就參考小長谷教授所寫的幾本著作,詳細地來看看它的樣貌。
小長谷教授在《蒙古草原的生活世界》的風葬項目中,首先提到風葬一般都被說成「葬在天上」,因此或許應該稱為「天葬」才正確。
除了風葬以外,還有土葬和火葬,在鄰近水邊的地區,如果死者留下遺言希望讓魚吃掉,也會進行「水葬」,因此蒙古等於是實踐了一切的自然葬。不過火葬在蒙古接近特殊葬,只有喇嘛、貴族、孕婦、傳染病患者才會火化。在蒙古大部分地區旅行過後,我發現火葬在蒙古無法普及最重要的原因,應該是因為這個國家真的就是一片「大草原」,樹木生長的地區非常有限。就和位於林木線以上的西藏一樣,燃燒遺體的燃料取得十分困難。
稍微偏題一下,我在全世界旅行,認為最能增進自我認識的時候,就是在發現每個國家的「異文化」其實皆源自於這些自然環境的差異的時候。說得極端一點,住在加拿大、阿拉斯加、俄羅斯這些北極圈的原住民,都沒有火葬的習慣。他們生活在沒有樹木的地方,別說火葬的燃料了,就連用來燒烤捕獲的海豹、鯨魚、海象等食用的燃料都沒有,所以他們才會被思慮淺薄的先進國家嘲笑為「愛斯基摩」(意為「吃生肉的人」)。但他們藉由生食肉類,完整保存血肉中的維生素,徹底吸收營養,才能讓民族延續至今。
在同樣的意義上,我有一段直到現在仍對蒙古人感到極為羞愧的記憶。約十年前的某一年,旅行公司企畫了一場旅程——「椎名誠陪你前進蒙古大草原」。
這場旅程約有兩百名成人參加,不過我不必全程跟著旅行團,只需要在各個重要地點與他們會合,進行講解就夠了。季節是舉辦「那達慕」(相撲、賽馬、弓箭大賽)的夏季,白天的豔陽讓氣溫超過四十度。旅行社是大阪的公司,因此參加者大多數是關西人,也有許多大阪大媽。
旅程最後一天,大阪大媽群起向旅行社抗議:「說到椎名誠,就是營火啊!我們是來跟椎名先生一起在蒙古大草原生營火的,快點生營火啊!」
在那之前,我已經在談論蒙古的體驗時,確實說明過「大家四下看看就可以知道,蒙古是個草原國家,木材等燃料嚴重不足,因此遊牧民族每日的炊煮,都必須使用乾燥的牛糞」,不過看來沒有一個大阪大媽認真聽進去。
如此這般,基於「顧客就是神」的立場,旅行社的人和蒙古人開著卡車不曉得去了哪裡,運來一堆可以當柴燒的舊木材。說到大阪大媽,她們是全世界最強的生物(?!),因此旅行社的人也只好想方設法滿足她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