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基督宗教遇上儒學
基督宗教的傳教士抵達中國後,是如何和在地的主流思想──儒學對話,展開中西文化交流呢?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呂妙芬所長,考察 17 世紀到 20 世紀上半葉的漢語基督宗教文獻,從中發現「耶穌的形象」隨著「時代思潮」變化的有趣現象。
傳教士「遠遊」、「無後」怎算孝?
晚明時期,遠赴中國的傳教士首要面對的就是儒家五倫、孝道文化。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對當時的華人而言,這些傳教士遠離家鄉父母、隻身來華,又不結婚,常常被質疑為「不孝」。
呂妙芬說明,「孝」是儒家文化裡非常核心的價值,家庭人倫、長幼秩序、喪葬祭祀禮儀,都與「孝」有關,可以說無所不在。
因此,傳教士要傳福音,必須要回應華人對其「不孝」的質疑。傳教士利瑪竇 (Matteo Ricci, 1552-1610) 在《天主實義》中提出「三父說」:「凡人在宇內有三父,一謂天主,二謂國君,三謂家君也。」就是說上帝是人類天上的父親,也是最大的父親,信奉天主教是孝順天上的父親,是最重要的。
晚明傳教士的論述是:儒家的五倫有「孝」,聖經的十戒也有「孝」,耶穌也是孝子。
利瑪竇這些傳教士強調,天主教的教導與儒家相符合,不過天主教的啟示更多:「肉體是爸媽生的,但靈魂是天主給的、和你更親近。」呂妙芬從史料看到:「那時天主教在『五倫』之上加了『天主』為首倫。也就是說,人要孝順父母,但更重要的是要孝順天父,因為祂是天上的父親。」
「萬里尋親」故事也能傳教
到了清代,基督宗教的另一個派別──新教傳進中國,一開始新教的傳教士也強調基督教理念和儒家思想是一致的,信仰基督教不違背儒家思想。
尤其在處理「孝」的議題上,有些傳教士會結合明清流行的孝行故事來傳教。例如長老會的傳教士丁韙良 (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 1827-1916) ,就透過「萬里尋親」的故事,來傳講基督教。
傳教士丁韙良在《喻道傳》中描述,一位名叫「脫耳不花」的年輕人,他母親在懷孕時被元指揮官誘拐,從小並不知道自己不是父親的親生兒子,一直到母親臨終前才告訴他身世。於是脫耳不花踏上了尋找生父之旅,經歷重重阻礙後終於找到生父,之後又竭力孝養,人稱孝子。
其實從這個故事本身看不出來和基督教有什麼關係,但丁韙良在傳教手冊裡收錄這則耳熟能詳的故事,並在書上眉批:
婦女被誘以致父子不相見,與創世記夏娃事同慨。
這眉批意思是說,脫耳不花的母親被誘拐,使他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親,就好比夏娃被誘而犯罪,使人類不認識天父。經過丁韙良這樣的挪用與詮釋,「萬里尋親」的故事,就和基督教產生了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