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與中國政府的初次接觸,對連宗先生而言是什麼樣的經驗呢?
據在現場的鍾逸人先生所述,一九四五年十月初由重慶回來的臺南人張邦傑,由台北的張晴川(前「臺灣民眾黨」中央執委)陪同來到臺中。三青團臺中分團主任張信義,為了讓中部各界人士親聆這位官拜少將的「祖國將軍」,發帖子邀請各界推派代表前來參加歡迎會。
就在新高會館二樓的座談會上,連宗律師站起來問他:「祖國對人民生活的照顧,所採取的具體辦法為何?」中央書局經理張星建也問:「大眾交通是採取國營或開放民營?」
沒想到這位「祖國將軍」從座位上暴跳起來,用粗野的言詞禁止質問者不得使用「人民」或「大眾」等字眼,因為這是共產黨所慣用的名詞。這時張信義站起來大聲指正說:「使用『人民』或『大眾』就是紅的,就是共產黨,這種說法我不能苟同,我也相信中華民國的法律不可能有這種不合理的規定,在《世界百科全書》或馬克斯、列寧的任何經典裡面,也絕不可能說『人民』和『大眾』是他們獨占的名詞,別人不能用……」
張邦傑沒再回話,張晴川很識相地將他帶走。但對連宗律師及與會的人而言,應該都傻眼了吧,怎麼會請到這種不學無術的人來呢?且充滿盲目的意識形態,讓人對他肩上徽章所代表的「祖國」,感到非常迷惘。
日本戰敗後,開始有些臺灣人伺機毆打日本人報復,但已組織起來的三青團立即出面制止,要民眾冷靜,不得妄為,很快地將社會秩序穩定下來。從八月十五日日本戰敗投降,到十月二十五日國民政府接收官員到達前,兩個月內雖是無政府狀態,但臺灣人卻以自己的自治能力,維持了整體的秩序,靜候接收。
歡天喜地地,終於等到「祖國」官員蒞臨,此時就讀臺中女中的信貞,也跟著學校學生,一起擁去歡迎國軍。結果一回家,信貞垂頭喪氣地,怎樣也沒想到國軍會看起來那麼樣地邋遢,不是雄赳赳、氣昂昂,而是一支揹著鍋碗瓢盆,髒兮兮的隊伍。原本以為可以對日本人揚眉吐氣了,此時卻反而覺得很沒面子。
但這一幕的失望,掩蓋不了各地歡迎國民政府的熱烈情緒,各地民眾搭建華麗牌樓,以最大的熱情迎接,期待新生活、新政治、新未來。
戰後亂象
戰爭已過,人民還是處於飢餓邊緣,第一個新年,臺灣社會陷入愁苦中,米價高的不像話。
政府政策顯然出了問題,一方面是無能管理商人居奇囤貨,米價被層層哄抬。而且已經發生米荒了,貿易局卻是進口麵粉因應,而且不是直接配發給飢餓邊緣的百姓,而是賣給大商人。如此一來民眾還是拿不到便宜的麵粉,結果是商人賺飽飽,卻解不了民生之苦,窮困人家,只是更難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