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亂象非律師能挽救,決定參選:《光與灰燼》選摘(3)

2019-03-08 05:10

? 人氣

1946.05.01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大會成立紀念照(林信貞 提供)

1946.05.01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大會成立紀念照(林信貞 提供)

戰後連宗先生眼見好不容易建立的法治社會,逐漸敗壞,他移動律師身分,投入省參議員選舉。一開議,振衰起弊之言,卻因議長限縮發言而不得伸張,連宗先生覺得真對不起人民,竟難過而淚流,媒體受他感動,積極扮演監督角色。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而離家赴臺北開會,他每每寫信跟女兒吐露心聲:「父親很認真地為省民的幸福著想,這也是我必須完成的責任。至於父親的作為,每天都有激勵的電話或電報打來,讓我非常感激。」連宗先生在議會的表現,受到媒體與民眾高度喝采。只是也有頓挫的時刻,那是反擊「臺人奴化說」的挫折,而他的身體也因疲於政事而日漸消瘦……

律師及民意代表的雙重角色,讓他切入司法權不獨立的問題,戰後政治惡劣、執法者犯法,但司法權卻受控於行政權,乃致無法偵辦貪官汙吏。質詢一如法庭的攻防,如何從權力的一方,取回人民的權益,連宗先生沒讓人民失望。

二二八事件受難者林連宗先生,臺灣彰化人,日本中央大學法科畢業,曾擔任律師、臺灣省參議員、制憲國民大會代表,為開創臺灣平民法律服務之先驅,後在二二八事件時遭當局逮捕並從此失蹤。

時代交替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在政府單位工作的人,一早接到通知,要到大禮堂集合,屆時會有日皇玉音,廣播重要消息。

中午十二點昭和天皇親自放送,廣播一開始聲音低、雜音又大,其實大多數的人是沒有聽清楚的。只能領會,領會到昭和天皇向人民告知,日本政府已經接受盟軍要求,無條件投降了,他要大家忍辱負重。        

面對這一刻,林獻堂日記寫著:「嗚呼!五十年來以武力建致之江山,亦以武力失之也。」而激動如張七郎醫師,竟有「五十一年奴僕垂死重生」之感。畫家陳澄波高興地畫著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飄揚在市街上,他說「吾人生於清朝,而今能死於漢室,實終身之所託也。」強烈的漢意識,留在他的手稿中。

終於,戰爭結束了,不再有空襲、不再有燈火管制、不再有生命財產的威脅。而臺灣終於可以脫離日本殖民統治,不用再當次等公民,大家的欣悅之情,溢於言表。

很快地,社會各界動了起來。日本時代已前往中國的人士,「臺灣農民組合」的張士德(原名張克敏)早於接收人員,先行來到臺灣,號召青年及各界菁英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臺灣區團」,負責臺中地區籌組工作的是待過「新文協」、「赤色救援會」的張信義。沒有人知道這團體在中國政治上的派系或光譜,但此時大家都想幫忙,為的就是重建新臺灣。

連宗律師在皇民化時期並未屈從的紀錄,很快地成為三青團延攬的對象。反之,日本時代的御用紳士,三青團聲明這是他們首先要排除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