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天專欄:金融創新的人才投資瓶頸

2016-04-21 06:40

? 人氣

傳統上金融業將從業人員分為前台、中台與後台人員,這是以與客戶與市場的距離來區分職務。 華爾街投行將人才分成「銀行家」、「交易員」與「其他」,是用營收與獲利的貢獻度與生產模式來劃分。一個更互聯網的分法是「工程型」與「平台型」人才-- 前者搞產品,後者搞關係。工程型人才可能不善交際,甚至有些反社會,不一定有耐心,注意力可能很短暫,但會極其專注在研究一筆交易與投資的風險與回報,或是優化某個金融產品的結構與用戶體驗。平台型人才八面玲瓏,長袖善舞,善於經營社群,注重長久的客戶關係與迅速將點連成線、成面、甚至成立體的資源整合。這兩種人才的有效結合,是持續金融創新的核心動能。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金融創新究竟是怎樣煉成的?金融受到物理、經濟、法律與文化的約束,是人類用一系列規則創造出來的「虛擬實境」。要維持這個虛擬實境穩健運作,需要前瞻開放的監管思維。金融創新其實非常理工,接近太空總署造火箭射人上天,是基於獲利與策略佈局考量,嘗試在一系列規則限制中打造新商品。以過去幾年很流行的「天災債券」為例,零利率讓債券投資人追求高收益利息,農產品的供需雙方也想對沖氣候猛烈變遷的風險,唯利是圖的金融家就開始設計產品,嘗試建立數理統計模型來評估天災風險,分析市場行情,掌握客戶需求,為新金融商品定價,透過精心計劃的宣傳策略,促進市面,活絡買賣,建立可持續的業務態樣。

金融新商品的開發週期可略分為下列階段:(1)一小群交易員、銀行家與金融工程師察覺商機而著手開發新商品;(2 )透過模擬、實驗與試點,金融機構撮合客戶開始買賣新商品;(3)買賣價差因成交量增加而收窄;(4)相關研究報告陸續發表,提升人氣;(5)產品定價與風險控管模型逐漸標準化;(6)新商品交易功能成為金融機構資訊系統的標準配備;(7)相關法律文件標準化;(8)風控部門對新商品逐漸熟悉而放寬資本計提的要求;(9)金融監管機關終於跟上市場發展的步調,開始制定一系列監控稽核的程序;(10)新商品成為主流商品,金融機構開始研發其衍生品。

這個週而復始的金融創新過程,似乎在亞洲的金融體系中往往會面臨人才不足的瓶頸 。許多現在提倡金融創新的產學研機構常見的迷思,是以為可以教科技人金融,教金融人科技,然後就能夠用金融科技自我革新,創造就業。這個迷思的癥結,是一種產業發展的「唯武器論」。金融業本質上是資訊業,對專業科技人而言,技術門檻不高。但金融業的核心是商業活動,有風俗慣例與市場脈絡,若不能認真理解這些金融服務與商業活動的因果關係,以及各種利益攸關者的博奕心態,僅憑技術蠻幹,恐怕多半事倍功半。能踏上金融科技創新浪潮大幹一場的人才,最需要修習的功課,不是金融衍生品定價,不是大數據信用風控模型,不是分佈式共享帳簿,也不是如何用人工智能來設計機器理財專員,而是學習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一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