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後,台灣將迎來第三次政黨輪替;二千八百多個被嫌到爆的日子過去,馬政府最後一任行政院長張善政,任期不過四個多月,卻可能是六任閣揆中最受好評的;馬英九在卸任前宴請過去七、八、九屆國民黨籍立委,全盛時期國民黨立委有六十四席(不計親民黨和無黨),如今席次差不多「腰斬」。
面對在他手上重生,在他手上潰敗的國民黨,馬英九心情好極了,期許「倖存」於國會的三十五席立委,繼續努力再次奮起,未來還要「收拾舊山河」之餘,他不忘細數自己的政績,將成為準總統蔡英文的「對照組」,「民眾會開始懷念我。」
馬英九說的可能是事實,也是政治現實,前後任本來就有著相互對照的矛盾,就在他宴請黨籍立委兩天後,曾經「bumbler」形容他的《經濟學人》,直言蔡英文的政府「尚未啟航,蜜月期就結束了」,儘管《經濟學人》側重的是兩岸關係,但是,不論對內對外,民意對蔡政府的「興奮之情」顯然已經消淡,從準政務委員張景森為了兩度臉書「失言」而必須「忍痛」關閉臉書,即可見微知著,還沒就任,蔡政府、林全內閣已經沒有擦槍走火的本錢。
馬政府八年到底好不好?當然見仁見智,馬政府第一任閣揆劉兆玄卸任後曾整體評價馬英九表現不錯,至於民調本來如潮水,時高時低,但他大概心中不免感慨,八年一路下滑,直到卸任前才約略回升,即使已有「懷念」之聲,卻萬事皆晚,一切都來不及了;即使民意願意給將卸任的馬政府「溫情的回饋」,卻沒有反應在國民黨和國民黨從政公職身上,不論是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的新北市長朱立倫、或者歷經換柱之痛而掌握黨機器的洪秀柱,迄無讓國民黨民意回升的跡象,某種程度也說明民意對馬「卸任前的懷念」,可能只是不找卸任者碴的尋常反應。
勉強套個詞,這叫「卸任者優勢」,就像張善政備受呵護一般,真要對比大概還得三個月見真章。以劉兆玄內閣為例,就任前意氣風發,三個月就碰上全球金融風暴,來勢又猛又急,「蜜月期」戛然而止,馬英九的「六三三」終其八年任期皆未實現;蔡政府的林全內閣,面對的不是金融海嘯,卻是全球經濟失溫,看不出好轉的氣候,中國經濟更宣告進入L型,儘管沒有「六三三」的政見支票壓力,林全卻得提前對全民做心理建設「今年經濟成長保一不容易,不要負成長都很難」,一句話就澆息民意對新政府的熱切期待。
說穿了,政黨輪替不過就是權力者換一輪,但是現實生活基本沒有太多影響,但若發生壞還要更壞的情境,不論是兩岸關係的緊張、外交空間的壓縮、甚至經濟形勢的拉抬無功,都會強化新不如舊之感,而這些可能環環相扣,特別是經濟形勢轉不過來,蔡政府任何企圖藉由改革之名的努力,包括所謂的「轉型正義」最終仍會如夢幻泡影,涉若政治爭議若大到難以收拾,情況就不只是懷念馬政府而已,而是喚醒扁政府八年拚政治的夢魘,則可以預言蔡英文從當選那一刻、蔡政府從就任的第一刻,她(他)的民意高點就宣告結束。
意外嗎?這就是馬英九過去八年的處境,因為陳水扁讓馬的民意支持攀上最高峰,即使扁卸任後弊案纏身很難被人懷念,馬英九的民意支持度依舊再無起色;蔡英文很難不重蹈前人的足跡,從這個角度看,最懷念馬英九的應該是蔡英文,因為馬英九讓人們憧憬新的領導者,墊高了民意對蔡英文的期待,當馬英九卸除權力,也將是蔡英文走下英派神壇的時刻。就像柯文哲,旋風過後,總要回歸正常。選舉,可能是神話,政治,只能是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