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20年內,技職體系教育在一窩風的升格風中,各類型的專科學校紛紛改制為技術學院,再升格為科技大學。在高職端則興起升學風,上大學成了全民運動。20年過去了,全民上大學,大學畢業生產生了量變與質變,22k的低薪,成了大學生揮之不去的夢魘。而產業界卻在為缺工,缺少能勘當大任,可以委以重任的專門技術人才而頭痛不已。
大量的技職體系畢業生,多了4年科技大學淬煉與洗禮。這些技術尖兵似乎沒有同步提升其專業技術、提升其競爭力,為台灣的經濟發展再創輝煌做出貢獻。
將相之才、領導人物、學術研究、尖端科技的研發......等等都需要頂尖人才。頂尖人才之養成當然是重要的。但那是國家菁英教育,把技職教育也當精菁英育來經營,企圖把每個人都訓練成頂尖人才,那社會分工中底層的堅實磐石要誰來支撐?
同樣是上大學,如果不調整腳步,堅持大學一定要履行「學術研究」之神聖使命,對很多很多的學生來說,顯力有未逮。在台灣,科技大學的定位應「不以學術研究」為主要目的,作為辦學之方向。技職體系,技術優先既已定調,就算是已經上大學了,在科技大學仍應堅守加強技術教學之本位與核心。
減少若干必須倚重數學工具或數學本身的課程內容,對基本學理之推導僅可能減化之。我們並不否認基本學理乃至數學是工程之母,但如果全班有超過60%甚或更高比例學生是聽不懂的教室,是校園普遍存在的常態,不管有多崇高理想,用何種理由,都無法說服我,在此教室能達成提高學生競爭力之目的,如此課程設計是應檢討的。當然那高懸於大學法第1條中「學術研究」之教育目的論,亦應同步檢討之。
減少了必須倚重數學工具或數學本身的課程,所多出的授課時數,可用來加強產學合作模式的實習課程架構。學生最終還是要投入職場,也只產業界最了解產業最需要的專門技術安在,提前訓練與接觸,提早上手。
強化技術課程之教學內涵,在高職端都設有實習工廠,用以落實做中學的教育精髓,從中獲得成就感的滿足。然限於經費,實習工廠的設備可能永遠追不上產業界,老師的實務經驗可能仍有賴老師傅指點一二。為縮短技職體系畢業生的專業技能與業界所需二者間的落差,借助產業界資源、老師傅實務經驗傳承,加強產學合作是必須。惟千萬不可將產學合作之操作流於形式,甚或將學生送進產業界之後,學生淪為產業界的廉價勞動力。筆者理想的產學合作是,要以科技大壆的高度走出校園,展現學術圈優勢,提出建言或規畫讓產業體質改善。產業界提供設備、資深技工之技術經驗與傳承,學生則以學習熱忱回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