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是敵是友?自動化取代人類的未來離我們有多遠?

2016-01-22 22:43

? 人氣

自從美國國際商業機器股份有限公司(IBM)研發的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於1997年擊敗世界西洋棋冠軍棋手卡斯帕羅夫(Garry Kasparov)以後,人類開始加深人工智能(AI)或許終將超越自己的焦慮。自動化接下來會消滅哪些工作?哪些原本由人類執行的任務會轉交給機器?在一個恆常高效運作的「智慧化」社會中,人類會是多餘的存在嗎?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AI發展代表人類滅亡?

英國物理學大師霍金(Stephen Hawking)2014年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曾表示,人工智慧的發展可能標示著人類的滅亡。當人工智慧的發展更趨成熟,來到可自行研發、改良與更新自己的程度時,人類演化的速度將無法跟上它們的腳步。

美國電動車公司特斯拉(Tesla Motors)與航太運輸公司 「SpaceX」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曾於2014年表示,「我認為我們應當非常提防人工智慧。如果要我猜測一個我們最大的存在威脅,可能就是這個。......我越來越認為,在國家與國際的層級上應該要(對此)有一些監管的規範,以確保我們不會做出某些蠢事。」

美國蘋果公司(Apple)共同創辦人伍茲尼亞克(Steve Wozniak)也在2015年3月受訪時說,「無庸置疑地,電腦將會取代人類。」這3人與其他1000多名機器人相關領域的科學家,於2015年7月連署反對人工智能加入軍備競賽。

《機械公敵》(I, Robot)中的機械人索尼(YouTube)
《機械公敵》(I, Robot)中的機械人索尼。(YouTube)

這種對全面性的優秀人工智能的擔憂,似乎是相當科幻性質的。美國史丹佛大學國際安全及合作中心(CISAC)的研究員蓋斯特(Edward Moore Geist)便曾將牛津大學哲學家伯斯特羅姆(Nick Bostrom)對殺人機器人的憂慮稱為「一個可能不存在的問題」。

人類的優勢在於?

美國科技作家尼可拉斯.卡爾(Nicholas Carr)認為,人類具有一個電腦沒有的優勢。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是活物,而它們不是。

卡爾認為,人類智慧的關鍵不在於我們可以處理大量的資料,或是依循訂立的程序解決清楚定義的難題。而是我們能夠將透過觀察與經驗得到的知識,組織成對世界的一份豐富且具彈性的理解,並用以應對各種挑戰。無論科幻作品的想像力有多豐富,短期內我們還不會失去這種優勢。

與此類似的樂觀立場認為,自動化的進展可以將人類從乏味或危險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人類將可以更自由、輕易地發展個人價值,經營與他人的關係。機器人可以更加突顯人類的價值,正因為它們不是人類。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