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兩廳院日前公布6年售票大數據,其中戲劇類節目,2013年總場次為2312場,總產值為5.4億元,平均每場產值為23.36萬元;2018年總場次2875場,總產值6.3億元,平均每場產值21.91萬元,形成總場次、產值看似都增多,平均產值卻減少的現象;兩廳院後續邀集全國表演團體、藝文場館經營團隊舉辦座談,會中也有來賓認為,藝文市場有供需不平衡現象。
負責該數據分析,同時身兼「A劇團」音樂總監的交大統計所助理教授高竹嵐,則以兩廳院售票系統會員高達110萬,年均卻只有15萬會員購票指出,不能說是供不應求,「是可能供沒有到達那個求」。
高竹嵐指出,像韓國首爾的大學街,有很多小劇場,他過去看時,每場都是滿的,有某種程度的消費行為當基礎支撐,台灣有沒有能力做類似的事?他們是已經建立消費習慣,下班去看電影,跟下班去看音樂劇,幾乎是同等選擇,但台灣甚至還處在建立「它是一個娛樂選項」概念的階段,還有努力的空間。
「反正政府會出錢」台灣藝文消費習慣未養成
王俐容則表示,台灣一直沒有藝文消費的習慣,藝文消費不是一簇可及,「從小美術課、藝術課都亂上,要學生長大就突然會去聽交響樂,他們當然不會去。」
王俐容也談到,政府常辦免費藝文表演,結果是民眾覺得看藝文表演不用付錢,如果不送票,就不去看表演,這是很大的問題,從小沒有藝文消費習慣,民眾又覺得反正最後政府會出錢,不會想花錢看展覽、表演,台灣藝術生產端有問題,但消費端問題更大。
王俐容並就保障藝術家工作權的角度指出,教育部試圖推很多藝術教育課程,但學校內部其實沒有太多人可以教,呼籲可以找文化部合作,讓年輕藝術家可以去幫忙教課,讓他們可以白天教課、晚上去創作,而藝術教育要由藝術家來做,現階段很多老師是無法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