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沒藝術消費習慣?學者嘆:從小藝術課亂上,長大就要他突然會聽交響樂

2019-05-18 09:30

? 人氣

台灣藝文工作現況處境,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王俐容指出,台灣並未養成藝術消費的習慣,直言生產端有問題,但消費端問題更大。(資料照,取自Louis Lin@Flickr/CC BY-SA2.0)

台灣藝文工作現況處境,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王俐容指出,台灣並未養成藝術消費的習慣,直言生產端有問題,但消費端問題更大。(資料照,取自Louis Lin@Flickr/CC BY-SA2.0)

藝術工作在台灣,到底是過勞比較嚴重,還是吃不飽比較嚴重,是許多藝文工作者都會有的焦慮。然而進一步要問的或許是,台灣的藝文市場供需,究竟呈現怎樣面貌?除了可能有供過於求的狀況外,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王俐容指出,台灣一直沒有從小培養藝文消費習慣,民眾又習於看政府舉辦的免費展演,生產端有問題,但消費端問題更大。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根據文化部統計,全台登記立案藝文團體、文化藝術基金會,至2017年已有6218、446個,其中又以台北市1491個藝文團體最多,其次為新北市976個、高雄市698個、台中市572個;而根據教育部統計,歷年大專校院藝術相關科系畢業人數,逐年增加,包含時尚、設計、美術、手工藝學、音樂及表演藝術、藝術行政各學類,近年每年皆有超過2萬人畢業,儘管並非所有畢業生都會投入藝術工作,仍是可觀的數字。

20190519-2017年全國藝文團體與文化藝術基金會數。(風傳媒製表)
 

緩解過勞狀況 吳介祥:拉長展期、增表演次數

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彰師大美術系副教授吳介祥表示,現在藝術圈常會說,展覽看不完,周末就算1個小時看1場,都還看不完,有點藝術市場供過於求的狀況,還要同時考慮藝術家過勞問題的話,問題就是市場有沒有淘汰性,把無法競爭或不適合的人淘汰。

吳介祥以此指出,每個作品或表演的節目,也許可以考慮拉長展期,像現在藝術展就是1個月,表演可能是2天3場,下次就會要其他作品,寫劇本、排練都要重來,但如果展期不用那麼短、表演次數可以多一點,讓節目口耳相傳,觀眾可以花比較多錢在同個劇目裡面,過勞狀況可能可以改善。

歐陸劇場近年表現最受矚目的比利時偷窺者舞團(Peeping Tom),將帶來「家庭三部曲」第一部作品《父親》Vader。(圖/兩廳院提供)
針對藝術家過勞狀況,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彰師大美術系副教授吳介祥指出,透過延長展期、增加表演次,數讓節目口耳相傳,觀眾可以花比較多錢在同個劇目裡面,應能獲得改善。圖為劇場示意圖。(資料照,兩廳院提供)

吳介祥也說明,在此常有兩難狀況,可能劇團開演後,第一場發現口碑很好,想要加場,場地方卻沒有檔期可以調配,但如果一開始開始就排很多場次,如果之後發現口碑差,也無法立即調配,對此他認為,如果說場地更多一點,大、中、小不同類型的場地多一點,可能會比較好調度。

還未投入產業就放棄 王俐容盼政府能介入幫忙

王俐容則指出,其實很多畢業生,還沒進去這產業就放棄了,可能是興趣不合或其他理由,但進來這領域後,會有很長時間很不穩定,對此他認為,政府可以有幾個方法,首先是過去藝文經費都拿去蓋硬體,直接投資軟體的很少,但如台南市也可以成立自己的舞團,雇用一批舞者,或者成立樂團,如英國倫敦、伯明罕等城市都會有自己的樂團,不用很多,但也不要說都沒有,至少可以提供穩定工作。

20190519-藝術相關科系大專校院畢業人數統計。(風傳媒製表)
 

王俐容說明,第二是藝術家成長的過程,是否可以有孵育的機會?像國藝會就有在做,藝術科系學生畢業頭1、2年可能還不穩定,可以來國藝會接案子,讓他做一齣戲,一個月給3、4萬 不會太多錢,但至少這1、2年可以做一些作品,之後如果成果不錯,國藝會也會補助去其他地方發表,這些事是有努力在做的,但可以幫助多少人,則也不知道。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尚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