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林毅夫─從華盛頓共識到北京共識

2019-05-15 06:20

? 人氣

林毅夫對開發中國家由華盛頓共識轉到北京共識有重要的影響。(呂紹煒攝)

林毅夫對開發中國家由華盛頓共識轉到北京共識有重要的影響。(呂紹煒攝)

在開發中國家中,發展理論算是經濟學領域中的顯學之一,原因無它,實用罷了。縱然有人認為其實證性質遠遠大於理論,簡單的說就是認為發展理論「學問不夠」。但不能否認其重要性,從早年的「邊陲理論」、世界體系到「華盛頓共識」再到今天的「北京共識」,發展理論算是幾番變遷、走過長路,而林毅夫,則是在此變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早期經濟學只有生產理論缺乏總體經濟理論

早期的古典經濟理論,著墨於個體經濟多於總體經濟,生產是一切經濟的核心,對政府的要求與期待少而小,甚至要政府「少管」,自由市場中「看不見的手」會讓資源作好最佳分配。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後,凱因斯賦予政府以財政政策調控景氣的責任後,總體經濟才逐漸成為主流─某個角度所言,總體經濟學此時才誕生。

二戰後原來的殖民帝國崩潰,原來的殖民地、屬地紛紛獨立,新獨立的國家無一例外的要追求國家發展、經濟成長;戰後以美國為首建立3個全球性、最重要的財金機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關貿總協定(GATT,是世貿組織WTO的前身),其中世銀的職責就是幫落後國家擬定發展計劃(多是從公共建設下手)、然後貸款建設,讓這些開發中國家經濟得到發展而能「脫貧、脫困」。

現代化理論成幻影,依賴理論成顯學

當時流行的想法相當簡單、也非常天真:落後國家得到援助,就能成就經濟發展,社會與政治也走向安定與民主。開出的典型藥方,政治上是定期選舉的民主制,經濟制度上是開放市場、自由貿易(及匯率),這就是「現代化理論」的原始模型。但這帖藥顯然不靈,許多國家服用後「上吐下瀉」,從政治、社會到經濟一團糟,因此各種新型、變型的理論就不斷出現,其中包括著名的「依賴理論」。

依賴理論認為落後國家在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中,屬於被「中心」壓榨的邊陲,中心當然指的就是以美國為首的先進國家。中心雖然對邊陲給予技術與資金的支持,但其目的在榨取剩餘,落後國永遠無法有資本累積、技術進步,只能永遠淪為附庸。因此,該理論得到的結論:最激進的就是與中心國切斷關係「走自己的路」,建立自主性的社會主義經濟;較緩和者(包括後來當上巴西總統的經濟學家卡多索)就是承認有可能產生「依賴的發展」。當然,要切斷與中心關係「走自己的路」的開發中國家,最後未能取得成功而證明理論錯誤。

中國發展成功讓「北京共識」超車「華盛頓共識」

現在這些各色各樣的發展理論「俱往矣」,因為現實世界出現一個巨大的成功案例:中國。40年間,從一個占全球GDP比重2%的落後貧窮經濟體,到今天成為占比高達16%的全球第2大經濟體,以購買力評價(PPP)計已超越美國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外界預測早則2025年、晚則2035年,中國就能超越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以匯率計),許多產業已迎頭趕上甚至站上全球前端。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