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以聯發科目前仍有的優勢,開放後其實是聯發科吃別人,而不是被中國資金併吞。台灣企業如果不能早早進入插旗占地盤、彼此投資聯盟,最後只是多幾個中國本土企業的競爭者,自己連地盤都沒有。
其實,類似情節在過去20多年中,已一再重覆發生。從戒急用忍到積極管理祭出的各種限制兩岸投資政策,最後受害被限死的都是台灣廠商─包括汽車、石化、PC、晶圓代工、封測、面板等產業。扁朝討論是否開放晶圓代工赴中國投資時,親綠媒體也是撲天蓋地反對,最後還是開放8吋廠。當年擔任行政院副院長的林信義,就提出兩岸半導體產業的「老虎與猴子理論」,說「早該放幾隻老虎(指台積電與聯電)到大陸叢林裏,去咬破壞價格的猴子(如中國晶圓廠)。」
而近年最是血淋淋的例子就是面板產業,台灣面板尚有優勢、對岸拿著特許執照虛位以待時,經濟部不肯放行,理由同樣是怕技術外流、保護台灣面板產業等,結果幾年內中國快速建立本土面板產業,待經濟部放行時為時已晚、優勢全失,中國的面板產量去年就超越台灣,幾座更先進的面板廠興建中,台灣面板廠未來壓力將更大。
520之前,兩黨私下就有默契同意讓台積電赴南京設12吋廠,其實也是著眼市場與未來競爭不得不然的作法。為何台積電可以,且其至中國設12吋廠是卡位搶市場,為台灣爭一口氣,聯發科要求開放兩岸投資,就是毀壞台灣IC設計產業、大逆不道呢?以對台灣產業的重要性而言,台積電恐怕還在聯發科之上哩,這算不算是雙重標準呢?
看看過去、想想未來,政府與反對開放者,是否能先拿掉意識型態與情緒,再來討論IC設計開放與否的問題?禁止投資、閉關自守的結果,恐怕不是保護了IC設計產業,而是害死整個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