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日美國政府對從中國進口總值兩千億美元的商品(家具、手提包、木製品、輪胎等)開始課徵二五%關稅。在中國回敬六百億商品最高二五%的關稅之後,川普(Donald Trump)宣稱美國「很快」會更進一步擴大到對逾三千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稅,包括手機與筆電這些台灣在中國投資的主力產業。稅額與項目像漣漪層層擴大,引發媒體上許多正反面的分析。
五月十日前可能已有轉單
有人認為台灣與東南亞都會受惠於轉單效應,特別是那些對美出口比率愈高、美國可以找到進口替代來源、生產者無中國之外產地,以及利潤率愈低無法承受高關稅者,都會是受到衝擊愈強的產業。
美國今年第一季從中國進口金額比去年同期減少了一三.六%,中國對美出口額則減少一七.六%,這或許顯示在五月十日之前可能已有轉單狀況發生。台商有可能準備把較高位階的生產工序移回台灣,勞力密集部分則轉向東南亞。
事實上,由於中國近年來工資上漲、五險一金、環保標準與技術升級壓力,許多台商早在二○一○年前後就把重心日漸往東南亞部署,或者採取兩地都有生產基地的方式進行調節。
台商對中國投資,不管在絕對數額或占對外投資比率,都呈現下降趨勢。其中,台灣對中投資占對外投資比率,由一○年的八一%下降到一七年的四二%,幾乎腰斬一半。台商顯然對習大大的「中國夢」非常不捧場。
當然,過去二十年來中國建立的龐大供應鏈產能不會在短期內消失,東南亞國家因為基礎交通、通訊、能源、政府治理能力與人力資本過低等問題,也不見得就能在短時間內接收大量的轉單。
但高關稅無疑地,將加速產業移出中國的趨勢,而最主要的影響是對中國經濟未來失去信心,這將關鍵性地打擊中國債務驅動發展模式(debt-driven development)的可持續性。
融資壞帳支撐中國奇蹟
債務驅動發展是在幾個歷史階段被建立起來的。中國政府通過一九九四年的分稅制與九七年的捉大放小,將經濟成長的財富收攏到黨國機器手中,這個權力壟斷的黨國資本主義,接受了包括香港與台灣來的全球製造業資本,以美國為最終市場。通過國家補貼,山寨外國技術,中國培養出自己的紅色供應鏈以便進行超趕策略。
但是○八年的次貸金融危機使得美國與歐盟做為外部需求的動力大大減弱,中國經改因為「高儲蓄、高投資」的發展方式,內需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從改革開放前的六成多下降到如今的三四%左右。
為了維持足夠的成長率,黨國機器利用壟斷的國有銀行與財政稅收,不斷融資央企的壞帳,以進行基礎建設的方式維持就業率、稅收與GDP成長,並因此吸引外資繼續投資這個彷彿永遠不敗的中國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