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沙龍》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政府催生為何無效?人口學家貝斯圖:「花錢鼓勵生小孩」當然行不通!

2019-05-27 08:40

? 人氣

我國及日本、南韓等亞洲國家生育率在全球敬陪末座,但民眾對政府祭出的一系列獎勵生育措施似乎不買單。(龍德成攝)

我國及日本、南韓等亞洲國家生育率在全球敬陪末座,但民眾對政府祭出的一系列獎勵生育措施似乎不買單。(龍德成攝)

我國及日本、南韓等亞洲國家生育率在全球敬陪末座,各國為了解決少子化的「國安問題」,無不祭出一系列獎勵生育措施,但似乎都未能提振低迷的生育率。人口學專家、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貝斯圖對此直言,人民不是不想生小孩,而是社會結構不能滿足生兒育女所需的條件,政府的催生政策也許根本搞錯了方向。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年輕人自私不生小孩 」真的是這樣嗎?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主辦的「台北沙龍」26日邀請貝斯圖(Stuart Gietel-Basten)以「不生孩子是國安問題嗎?從台灣和亞洲『少子化』現象談起」,從社會政策、文化、性別等各個層面,審視亞洲各國的人口問題以及少子化現象。

長期研究亞洲人口問題以及因應對策的貝斯圖表示,各國政府皆把少子化視為國家的嚴重威脅,單身者成為官員口中應該被檢討的對象,「年輕人只顧享樂,不願負起責任建立家庭、生兒育女」的論述更相當常見,而對於已婚者,政府也祭出各種「催生」福利,但無論是發放津貼或增加托育設施,卻都成效不彰,亞洲各國仍繼續競逐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寶座」。

「民眾不想生小孩,導致少子化問題」的因果推論乍聽之下十分合理,但貝斯圖指出,調查結果顯示在上述亞洲國家,大多數民眾仍然渴望建立穩定關係,「兩個恰恰好」的理想生育子女數也深植人心。因此貝斯圖認為,少子化的成因並非人民不想生小孩,反而是一連串社會問題交互作用的結果,使得民眾的期望(生兩個小孩)與現實(在1左右徘徊的生育率)之間形成落差。而「花錢鼓勵人民生小孩」這條路之所以行不通,也是因為沒有確實對症下藥。

現行政策偏重提高生育率數字,治標不治本

20190526-龍應台文化基金會邀請貝斯圖(Stuart Gietel-Basten)教授探討少子話問題。(取自龍應台基金會臉書)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邀請貝斯圖(Stuart Gietel-Basten)教授探討少子化問題。(取自龍應台文化基金會臉書)

貝斯圖進一步表示,現行政策過度著重於提高生育率數字,但充其量只是治標不治本,從宏觀的制度層面到微觀的心理因素,社會中存有太多阻礙民眾生兒育女的阻礙,除了最顯而易見的金錢花費,更要付出許多隱藏的機會成本。舉例來說,生育不但使女性的職涯中斷,影響未來升遷發展,在高工時、加班盛行的職場文化之下,育兒更增加女性勞工不適任的風險。

而即使台灣的性別平等程度已排名亞洲前段班,家庭內的性別分工仍相當傳統,育兒、家務等責任大多仍由女性承擔,令承擔職場與母職雙重壓力的女性疲於奔命。貝斯圖舉自己在台灣進行的訪談為例,不少女性抱怨丈夫回家後就自顧自滑手機,毫無身為父親的自覺,讓她們就此打消生第二胎的念頭。

因此,貝斯圖認為,政府該解決的問題並非低生育率本身,而是如何透過更全面地考量、制定政策,營造更能滿足民眾需求的社會,以此弭平理想和現實的差距,若能使民眾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生育率也許就自然而然提升。貝斯圖也表示,政府如果要鼓勵生育,應建立不分族群的支持體系,「無論是單親媽媽或同性伴侶都能安心生養孩子,這才是解決少子化的方法。」

20190526-龍應台文化基金會邀請貝斯圖(Stuart Gietel-Basten)教授探討少子話問題。(魏嘉瑀攝)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邀請貝斯圖(Stuart Gietel-Basten)教授探討少子化問題。(魏嘉瑀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鍾巧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