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米爾爆發衝突,莫迪與人民黨藉機催票
甚至可以這麼說,穆迪這回順利連任而且權位更形鞏固,穆斯林世仇鄰國巴基斯坦「助選」功勞不小。今年2月中旬,也就是印度國會大選2個月前,印巴兩國在在喀什米爾(Kashmir)爆發衝突,莫迪下令空襲巴國境內「恐怖組織」據點,儘管戰果乏善可陳,還折損一架戰鬥機,但莫迪卻藉此凸顯自身「國家安全捍衛者、恐怖攻擊抵禦者」的強人形象,而且印度選民顯然非常埋單。
投選民所好的鮮明個人形象,對於選民希望、恐懼、渴望、威脅等情結的操弄與搧動,配合熟練的社群媒體運作(包括散播假新聞)、紮實的政黨組織、充裕的選舉經費,莫迪與人民黨一路壓制拉胡爾.甘地與國大黨;後者被分析家評為「沒有像樣的政綱、沒有像樣的領袖、沒有像樣的敘事」。
然而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一步步走向「非自由主義民主體制」(illiberal democracy)、選舉式威權主義(electoral authoritarianism)──定期舉行表面上看似自由公平的選舉,實際上民主的其他層面如新聞媒體、公民社會、少數族群權益受到日益高壓的鉗制;這樣的趨勢還是非常令人憂心,而且恐怕會對周邊國家產生影響。
民粹強人終將面對經濟議題、公共政策考驗
莫迪將在5月30日正式進入第二任5年任期,儘管今年這場選舉贏得漂亮,但是更嚴峻的試煉才剛要開始。莫迪2014年上位時許下的經濟願景,5年下來實現者寥寥可數。後來他又加碼要在2030年之前,將印度從世界第六大經濟體提升為第三大,挑戰與美國、中國、歐盟、日本並肩進入「5兆美元俱樂部」($5 Trillion Economy Club)。
此外,莫迪還宣稱未來要讓農民的收入翻倍、在鄉村地區興建數百萬戶住宅、以1兆4000億美元(年度預算的4倍)全力推動基礎設施興建……只不過這其中有許多都是2014年莫迪競選時,尚未兌現的政見支票。
今年印度經濟成長率已放慢到6.6%左右;失業率6.1%則是45年來的新高點,高學歷者失業情況尤其嚴重;國家亟需的結構性改革與開放,多半只聞樓梯響。美國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指出,從公衛、教育、住宅到能源政策,莫迪及其政府都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如果再拿不出像樣的成績單,強人作風、民粹訴求、民族主義、宗教狂熱恐怕都有時而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