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典蓉專欄:公投退流行了嗎?

2016-06-30 06:30

? 人氣

在英國脫歐公投過關後,一位支持留歐的年輕人在倫敦的國會廣場展示歐盟旗幟。(美聯社)

在英國脫歐公投過關後,一位支持留歐的年輕人在倫敦的國會廣場展示歐盟旗幟。(美聯社)

英國脫歐公投落幕不到一天,英國政局已陷入混亂狀態,目前已有三百多萬人連署要再舉行一次公投,甚至有人提議,這次公投應是「諮詢性」公投,當作參考即可,不必當真。這一次,可能真的要拿出愛爾蘭劇作家王爾德的名劇來勸勸英國,及熱衷於公投的人士,公投這件事真的是《不可兒戲》(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支持公投的人想必會說,公投就如選舉一樣,總是有輸有贏,只要能接受選舉輸贏的,沒有理由不能接受更具直接民意的公投輸贏,就像加拿大政治哲學家查爾斯泰勒所形容的,「如果我要將一個不利於我的決定接受為權威的,那麼,我就得將自己視為做出這項決定的人民的一份子,-----儘管這項決定的內容是錯誤的,我仍然必須遵守它。」

泰勒指的是現代國家中所謂的政治認同,也就是公投或選舉的深層民主基礎,有了這個基礎,大家才願意接受暫時的輸贏,而不是拿刀槍互相殘殺決定勝負;然而,作為解決重大爭議的工具,公投卻是愈來愈顯得技窮,其中一個原因是,所謂的政治認同,或共同體的想像,其實禁不起幾次的對決,公投的對決最後成為認同間的對決,慘烈無比;去年的蘇格蘭公投,並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蘇格蘭獨立問題,獨立方雖敗猶勝,隨時捲土重來,一次公投就會再衍生出不斷的公投,一直到一方慘敗、另一方慘勝為止;這次英國留歐與脫歐兩大勢力對決,也赤裸裸的切割了世代(年輕人比較傾向留歐)及地域,造成難以彌補的斷裂。

一般的假設是,針對議題比針對人還容易理性討論,但實際狀況並非如此,即使是訓練有素的公民,一旦投入公投,就很難保持公民的素養,因為這可是人民主權的神聖對決!議會論政也許庸俗不堪,也可能拳腳出動,但至少還是保持了協商的空間,近來的素人政治鄙夷政黨協商,但為重大爭議找出和平的解決之道,仍然是一種可貴的藝術。

即使不是重大爭議,公投也不是最好的民主工具,因為公投是針對單一議題,無法全盤考量,因此常出現自相矛盾的情況,最常被舉例批評的,例如美國最喜歡公投的加州,公投提案滿天飛,但會出現不同的公投一方面支持減稅另一方面卻支持增加福利支出,這樣的公投結果,即使勇於任事的政治人物也會無所適從。

最大的問題還是所謂「多數的暴虐」,民主就是自作自受,這次英國脫歐公投,雖然造成全球震盪,但多少還是英國人作繭自縛;但如果公投的是他人的利益呢?之前的愛爾蘭以公投方式決定同性婚合法,受到高度肯定,但民主總有犯錯的可能,民主也不總是利他的,萬一有國家是公投反對同性或限制同性權益呢,別說不可能,所謂的民主,某種程就是作蠢事的權利,但問題是自己的權利?還是別人的權利?以公投來決定或限制別人的權利,這已幾近於恐怖統治了。

所以,公投退流行了嗎?其實未必,但仍須侷限於地方性的,單一性的,例如澎湖的博奕公投,至於重大爭議議題,政治人物還是必須承擔責任,這一次的英國首相卡麥隆同意脫歐公投,就被批評是以操作公投來解決保守黨內的爭議,後果卻是英國、甚至歐盟要承擔,這樣的公投如果只是作「諮詢」之用,未免付出太大的代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

吳典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