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微弱,但中美貿易戰的風向,感覺已經有一點轉向─從美國科技大廠、美國盟國反應的蛛絲馬跡看到。
核彈級武器華為禁令,傷人傷己讓風向改變
中美貿易戰打了1年多,主動權從頭到尾都操控在白宮手上,雖然外界─從國際貨幣基金到各國政府,都是採「勸和不勸離」態度,主要是擔心貿易戰最後會損傷全球經濟,但美國國內支持的聲音是越來越大,批評中國過去占便宜、竊取智財權的聲音是主流。不過,到川普祭出華為禁令後,各種聲音與風向逐漸出現微弱又微妙的改變。
華為禁令對華為與中國產業的殺傷力當然極大,被稱為核子武器級,但同時其破壞性及對美國企業本身的傷害也大。日前傳出美國科技大廠已致函美國商務部,認為華為禁令嚴重損害他們的盈餘,可能迫使他們減少研發,從而減緩電腦晶片的開發進程,甚至會影響美國的軍事技術,最後恐怕反而「危害國家安全」。谷歌也向政府遊說讓谷歌豁免執行禁令,並指封殺華為可能會危害國家安全等。
更長期來看,華為禁令破壞全球供應鏈「不隨意斷貨」的默契,經此一事,中國必然大力支持與發展本身的供應鏈,以取代國外─特別是美國的廠商。這些公司給商務部的信函中就憂心的指出,禁令已經傷害美國晶片製造商的前景,促使中國企業降低對美國依賴,尋找替代供應商。
科技大廠微軟奇異等紛反對華為禁令
在此之前,全球軟體巨擘微軟與美國工業大廠奇異,就已分別致函美國商務部表達關注,微軟警告封殺華為將令美國從國際研究合作中孤立,最終將影響到美國利益。而負責制定5G標準的國際機構也警告稱,美國將華為列入黑名單,可能會對未來的標準化產生「戲劇性影響」,導致下一代無線技術的開發出現分化。相較先前貿易戰時的態度,華為禁令讓科技大廠的態度改變,不再完全順服的支持川普對中國的政策。
如果說這些美國大企業都是唯利是圖,基於本身利益而對華為禁令有異議,因為華為是美國製的晶片第3大買家,但官員顯然也基於現實考量而有改變。根據華爾街日報指出,白宮負責預算的官員發出信件給副總統潘斯和九位國會議員,要求延後執行禁用華為的命令,因為禁令將使能夠成為政府供應商的公司「顯著減少」,同時不成比例地影響到位於鄉間的美國公司,這些美國公司仰賴政府的補助金,而在偏遠地區華為的產品一向相當受歡迎。
東協國家:我們不選邊、要用華為
傳統上東南亞也算是美國的「地盤」,許多國家是美國的盟邦、區域安全也倚賴美國;不過,日前在星國舉辦的香格里拉會議中,與會亞洲國家幾乎都明確表達不認同美國對華為的作法,同時表達不選邊的態度。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開幕演說時,就表示不認為華為會對國安造成重大威脅;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說得更明白:「亞洲各國乃至全世界多數國家都不想選邊站,希望能夠進行開放的貿易,進行科技交換」,「除了和北京合作,美國沒有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