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系列專題報導台灣的「流沙中年」危機,覺得特別有感。
報導提及包括中年兒子放棄優渥薪水照顧年邁雙親,讓自己落入貧窮線;也有中年母親為了照顧腦麻兒子,犧牲自己的工作職涯。
台灣社會慢慢正視五、六年級的中年世代危機,今天不解決,明天就可能輪到你來承擔,但改變的速度卻追不上問題的惡化程度。
我身邊好友更是一個令政府警惕的案例,友人家中三個手足都有不錯的收入,但輪流照顧失能老爸加上請24小時看護,三不五時的請假與遲到,讓兩個妹妹的工作都丟了,唯一在香港有高薪工作的友人,竟得把飛機當高鐵坐,每到周末就飛回台往醫院跑,搞得身心俱疲,而人家還是生活在照顧資源號稱最豐富的台北天龍國裡。
我身邊不乏這種高學歷、高薪資與高EQ的中年人,但身心靈都活得很貧瘠。面對生老病死的課題本就艱難,卻還得面對被經濟與照顧壓力壓垮的困境。
然而千呼萬喚下政府推出了長照2.0版本,被行政院刪減剩下178億預算,跟總統蔡英文原本承諾的財源可達到330億相差甚遠。更甚者,現在還停留在「準備試辦階段」,以「社區」為基礎的照顧口號,讓我這過去念社會福利的還能略知其概念一二,但對一般民眾來說,容我不客氣的代大家問一句: 「這是什麼碗糕?」
本文開宗明義,我既然也身為「下流中年跪婦」的一份子,我想狗吠火車呼籲:
一、政府在將長照政策穩定上路前,先讓外籍看護的申請政策與條件放寬。
二、進入二十一世紀少子化的人生,傳統照顧觀念不應再綁架著我們所愛的人。
有「三高」不代表這輩子不會窮
這個世代的五六年級生,從小被教育只要薪水高、學歷高跟EQ高,就會有幸福快樂的日子,如今都成為被社會結構性問題綁架的笨蛋,包括我自己。我以淺薄的社工師知識與新聞人觀察角度,試圖敲醒幾個讀者的心。
一、笨蛋,問題的關鍵不在你的薪水有多高。
當你有足夠的薪水可以奉養高堂與膝下的小屁孩時,請祈禱不要有任何一個人生病倒下,眾所皆知台灣人要集滿申請外籍看護的點數非常不易,但達不到標準的家庭,不代表沒有病人或幼兒需要照顧。
於是奉公守法的中年族,不管你是單身還是結婚,勢必得面對手足親戚間「誰來犧牲」的交戰。若家中人丁興旺,大家感情好,還可以討論花錢請台籍看護或保母,但若人丁單薄,對不起,就請你面對「自己親人自己救」的現實。
以照護長者來說,就算你再高薪,本地看護每天工作十小時、每周五天,月薪兩萬八萬起跳;若要二十四小時看護,月薪甚至可達七萬。並非本地看護不該付這樣的薪水行情,而是有多少中年人在養房養兒之際,還負擔得起這樣的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