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921大地震20周年,再度喚起大家的地震災害記憶。而台灣位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碰撞帶與隱沒帶上,本身就是一個地震高風險區。此外,日本2011年東北地震引發福島核災之後,地震與核災已成為另一個隱憂,而人口密度高的北台灣有三座核電廠、且都緊鄰斷層,核災與地震風險必須誠實面對。
最近地震與核災的問題又受到較多矚目,相關討論也比較多。其中,福島核災發生八年後,最近傳出日本政府可能將無處存放的大量核汙水排入海中,不只福島漁民抗議,也引起另一波全球關注。另一方面,台灣核一廠雖已除役,但還有核廢料處理問題。而總統大選又有候選人提到重啟核四,形成熱議。
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在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舉辦的「地震與核災」講座中,從台北盆地三腳斷層談起,提醒蓋在斷層帶上的核電廠存在的巨大風險。
台灣是可能發生規模7到8大地震的地區
「地震是造成傷亡人數最多的天災。」陳文山說,颱風還可以預防,但地震卻沒辦法,甚至在發生前一秒都不可能知道。但要減少地震傷亡,人並非無能為力,可以做的事很多,包括提升建築物結構、以及核電廠與斷層的距離夠不夠。
陳文山表示,自1900年以來全球規模8.5以上的超大地震有12個,主要分佈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台灣東部外海有琉球隱沒帶、西南外海有馬尼拉隱沒帶,也是可能發生規模7點多到8大地震的地區。也許過去的歷史還沒看到,但他強調「歷史太短了,一般地震的周期可能上百年、甚至千年」。
2011年東日京發生超大地震,同一地點上一次發生大地震是1896年規模8.5,日本人相信那次應該是最大的地震了吧,很多公共工程的耐震標準都放在規模8.5,但百年後發生規模9地震。而規模8.5的能量不到規模9.0的十分之一。
目前中央地調所公布的陸域活動斷層有33條,但依陳文山研究至少有50條,而海底下的活動斷層更多。1909年4月15日,台北也曾發生規模7.3地震,但那時人口少,如今北台灣人口密度高,發生相同規模地震的危害將更大。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山腳斷層,它的孕震帶就位在台北盆底下方,從林口台地經淡水河、關渡進入大屯山區,再經竹子湖形成整個斷層面。如果發生深度10公里的淺層地震,地震波就直接上來了,當年日本阪神地震就是如此。
核電廠距離三腳斷層只5~7公里,地震時核災風險高
台北盆地面臨地震時還會產生盆地效應,陳文山形容這就像一個裝滿水的臉盆,地震時水一直在裏面震盪,導致地震時搖晃時間長、幅度大。這就是每次有外地發生地震時,台北人都會比較敏感跟驚慌的原因。
如果發生規模大於6.5的地震,地表加速度可達0.3G以上。而雙北有很多老舊房屋,民國65年前蓋是建築物系數連0.1都不到,加上房屋老舊,將難以承受大地震,更無力救災。同樣地,核電廠的耐震系數也是一個大問題。
依據近年來的海域調查,三腳斷層陸域加海域全長100多公里,距離核一廠7公里、核二廠5公里。今年台北發生的兩起地震就跟三腳斷層有關,包括1月28日規模3.3的金山地震、以及2月9日規模3.8的北投地震。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秘書長方儉另提到,核電安全是有條件的,例如遠離斷層、、燃料池足夠安全空間、充分的水、外部電力、結構系統組件完整、法規標準、量化數據….,但這一切卻明顯不足,但政府卻很少面對,甚至過去所有台電的報告絕口不提斷層這兩個字,更別說是否認真在面對風險。
台灣的地質雖不能選擇,地震也無法預測,但減少災害的預防性工作卻是可以做的,遠離災害第一件可以做的就是「距離」,一如不要在臨近斷層的地方蓋核電廠,再則是提高建築的耐震系數。而如今北台灣核電廠跟斷層距離如此近,這是要誠實面對的專業問題,而不該是每隔四年總統大選的籌碼。
*作者為獨立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