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三十年光景,台灣的藝文展演環境白雲蒼狗,今昔迥異。1960年代起,傳統社會表演的群眾基礎隨著工業化與城鄉人口移動,日趨解體開始此時現代藝文體系尚未建立,政府的文化管理機制,也是 1980 年代初期才展開,因此1970 年代中期至 1980 年代初期,就民俗與戲曲的角度觀察,是一段晦澀殘敗期。
1.
偶然的機會看到朋友在臉書上po出報紙型《民俗曲藝》,心頭一凜,這是我年少在文化國劇組教書時,帶著學生參與靈安社(1975)所創辦的小刊物(1979)。這些年輕小孩除了學戲、演戲,還要田野調查、編採以及發行,所有人都是義務參與。那個年代台灣戲劇教育不是「現代」就是「國劇」,沒有「地方戲劇」、「北管」、「子弟團」的概念,文化學院學生來跟風化區的老子弟團「交陪」需要勇氣。
我當初帶學生參加靈安社,單純是為了「參與觀察」的教學需要,以及個人對「靈安社」、「北管」的喜好,與彼時風起雲湧的鄉土文學運動並無關聯。擔任文化學院國劇組主任的著名戲劇與文學家俞大綱教授,很支持學生參與靈安社,在他的影響下,藝文界要角(如林懷民、蔣勳、吳美雲、黃永松、姚孟嘉、樊曼儂、林清玄等人)也都曾參與靈安社的活動,系上的講師侯啟平,研究生包括後來活躍於劇場的陳玲玲、詹惠登、林清涼等人,以及廣播名人李蝶菲、李伯章都曾來靈安社客串。在那三張報紙的年代,靈安社活動常成為各報大肆報導的藝文焦點。文化學院院長潘維和曾赴演出現場觀賞文化學生與老子弟的演出,並登台贈送施社長感謝狀,學校發行的彩色畫報《美哉中華》也曾整版報導。
文化學生在1975-1981年的六年間學了十幾齣北管戲,先後在台北、彰化、台南、羅東、蘇澳、大甲、花蓮等地公演,除了第一次由雲門舞集研究會主辦,在國立藝術館呈現(1977.2),其餘每場都是應地方要求衝州撞府,演出名目包括祝賀霞海城隍、媽祖、保生大帝聖誕以及慶祝漁民節、北迴鐵路通車典禮等等。登台演出時,靈安社老子弟擔任後場,文化學生扮演前場。
戲棚上端總是寫著「復興中華文化」之類的口號,想想這也算保命符吧!舞台上經常紅吱吱,到處貼著千元大鈔摺成扇狀的紅紙條。1970 年代全台灣能像靈安社一樣活躍的子弟團極少見,施合鄭社長年輕時是靈安社西樂隊的薩克斯風手,事業有成,很敢花錢。施社長對我們說紅紙上的賞金只是暫時寄放的,下次這些與靈安社「交陪」的軒社演戲,就要加倍奉還了。
2.
1970 年代中至 1980 年代初,在靈安社進進出出的文化學生前後加起來應有四十幾位,女多於男,其中來自丹麥的女孩安娜,金髮碧眼,身材高瘦,不論出陣舞小龍或在戲台上跑龍套,都成為觀眾注意的焦點。每個學生參與靈安社的時間不一,大約有十餘位參與時間二至四年之間,也有人隨同學來看熱鬧,並在偶然的情況下客串一個不需學太久的小角色,例如太監、副將或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