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官方說法:
一、文建會(文化部前身)與國軍歷史文物館(簡稱軍史館)公告:蔣中正於抗戰期間擔任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Supreme Commander of Allied Forces in the China Theatre),領導對日抗戰,贏得最後勝利。同盟國為表彰其功績,遂與二次大戰間知名將領(如馬歇爾、麥克阿瑟、艾森豪、尼米茲等)同列五星上將(Five-Star General),為唯一獲此殊榮之中國將領,具重要歷史意義。(註一)
二、1944年二次大戰末期,歐州戰場由盟軍遠征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四星上將指揮,於6月6日在法國諾曼第登陸成功,8月中旬,擊敗德軍而收復巴黎。同年10月26日,由西南太平洋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四星上將指揮,在雷伊泰灣(Leyte Gulf)登陸驅除日軍,完成光復菲律賓的願望。該年盟軍可說勝利已篤定在望,因此1944年12月14日,第78屆美國國會通過《482條公眾法(Public Law)》,設立--陸軍五星上將(General of the Army)海軍五星上將(Fleet Admiral)的軍階,兩天後分別於--16、18、20日,晉升自維吉利亞軍校(Virginia Military Institute)畢業的馬歇爾將軍和西點軍校(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at West Point)畢業的麥克阿瑟將軍、艾森豪將軍等三位為陸軍五星上將,19日晉升中太平洋戰區最高艦隊指揮官尼米玆將軍為海軍五星上將(海官校1905年班畢業,享有中華民國寶鼎勳章的榮譽)。設立初期,美軍的五星上將只作為臨時軍階,第79屆國會於1946年3月23日,正式通過決議使它成為永久性軍階(銜)。在這樣的情況下,基於中國與盟國(美國)之間的平等、互敬、互重及協調合作原則下,彼此官階當然應該對等,先總統蔣中正榮獲陸軍五星上將特殊榮譽就很合理了。1947年9月18日美國空軍成立後,也設立同等的空軍五星上將(General of Air Force)軍階(銜)。
綜觀現代美國歷史,目前只有9個人獲得五星上將的榮銜,其中陸海軍各4人、空軍1人! (註二)
(2)實際上:
1935年(民國24年)3月30日,國民政府(1948年5月20日,依循《中華民國憲法》選出正副總統後,國民政府即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公布的《上將任官施行條例》將過去單一規格的陸海空軍上將分為第一(四星上將)、第二(三星上將)兩級,並增設特級上將(五星上將)。同一時間,國民政府也公布了《特級上將授任條例》。4月1日,當時擔任國民政府主席的林森先生(1868~1943)就依這個條例頒授特級上將之軍階給蔣中正。當時陸軍官階(銜)採用的是舊德制軍階領章形制,因此是以軍服領章上--橫線條數、不同底色和(立體)三角標記的數量來區分官階級別的。到了將官(將軍)軍階(銜),其領章的底色均改為金黃色,少將為一個(立體)三角標記,中將為兩個(立體)三角標記。二級上將(三星上將)與一級上將(四星上將)領章的圖案與(立體)三角標記則完全相同。至於特級上將,雖然一樣只有三個(立體)三角標記,但領章的圖案與上述兩者完全不同(如附圖4)。直到抗戰勝利國軍開始接收美式裝備與制度後,陸軍才改採美式星級官階式樣。同一時間除蔣中正晉升為特級上將外,另晉升為陸軍一級上將的有八人,分別是──閻錫山、馮玉祥、張學良、何應欽、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陳濟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