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廣區塊鏈技術與帳聯網的策略願景時,最常聽見的問題,就是許多人對金融科技相關的議題與關鍵術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不知所云。如同任何有悠久歷史的專業領域,金融業伴隨人類兩千年的歷史也發展出來很多高深莫測的術語、獨特甚至隱晦的商業邏輯,以及在不經意中流露出的專業傲慢。這些因為金融家們的人性弱點而導致的溝通困難,其實是推廣金融知識素養(financial literacy)最大的人為障礙。因此,我在多次演講中都曾以一幅「華爾街數學看世界」的漫畫開場:
對許多在學校制式教育中吃過苦頭的人,一看到密密麻麻的數學符號就頭皮發麻,腦袋放空,希望像漫畫右下角的天縱英明的教授一樣,能夠奇蹟式的靈光一閃,直接看穿繁複方程式的內在邏輯結構,化繁為簡、以簡御繁,輕輕鬆鬆地推導出簡潔美妙的答案,並在嘴角邊泛起一絲得意的微笑,接受台下一眾學生的讚賞。但是這個方程式真的成立嗎?只要用上一點基本的三角函數與微積分,不難迅速看出這個等式其實只是一系列的「換句話說」:
這幅看似揶揄的漫畫其實透露了非常多當今全球金融業在監理、溝通與決策的本質與問題。
監理面:金融業是一個用規則制訂出來的「虛擬實境」,而制定規則本身就是一件人為武斷的事。 金融市場的遊戲規則仍然受到物理世界與經濟條件的約束。數學作為普世中唯一不可辯駁的精準語言可以用來描述很多物理與經濟現象,但本身是「空」的。「1 + 1 = 2」與「一加一等於二」在抽象代數上同構,在人類語言上等效,但是為什麼要把兩個一加起來,這兩個一代表何種金融市場中可以量度的現象,數學本身無法給出答案。金融監理規則雖然在金融領域中有「聖經」的地位,但不同「解經」的角度與權威,在數學上面或許都能達成共識,但其背後的思維與心態,仍反映了該監理管轄範圍內的政治與商業現實。金融業的邊界,與其說是反映市場需求,毋寧說是各種試圖爭奪市場的陣營權力鬥爭的暫時狀態。監理規則的制定反映了一時一地的價值觀與勢力均衡,不可避免地有一定程度的隨意性。但主觀願望不可能脫離客觀實際,「1 + 1 = 2」與「一加一等於二」後面所昭示的普遍性與不變性,是凌駕於任何公權力之上的。儘管如此,以威權邏輯架構的「PhD本位」金融監理機制,仍在全球蓬勃發展。這樣的結構是否持續對社會經濟帶來正面效益,看看債券市場人士對零利率與負利率環境造成的後果有多擔心,就能明白。
溝通面:金融之所以在人類史曾經被認定為是「黑魔術」(dark art),除了因為宗教原因而讓金融業成為某些被法律歧視的族群維生的行當之外,就是因為其先天的隱密性、專業性與受權力特許經營的特性,讓金融業發展出很多炫人耳目的術語與盡在不言中的潛規則,讓不在小圈圈之內的外行人難窺堂奧。商業銀行家、債券交易員、保險業務員、股市分析師、基金經理人各有各的行話,也常常會在業務面各說各話,實際上談的卻是本質上相同的一件事情。這些溝通上的壁壘與不必要的故弄玄虛,固然可以增進內行人在分秒必爭、錙銖必較的金融市場中溝通的效率,但也可能成為系統性風險的肇因之一。金融業其實是利用資訊不對稱與數據不完備在跨時空資源調度騰挪之中套利,既是風險的買方,也是風險的賣方。風險管理之中關於風險因素的認知與定價,很容易受到不精準的人類語言所干擾。更重要的是,人類的情緒會受到遣詞用句的影響。當金融交易業務與監理流程仍然是仰賴人工之時,一個融資專案如何被論述,論述如何被呈現,如何用順耳的詞彙營造有利審批的氛圍,往往比專案本身的風險與回報更重要。當金融業發展成追求增量的金融超市,許多金融商品如同保單一般,是賣出來的。用戶為何要買這些商品,以及某些用戶為何比其他用戶更適合買某些商品,往往都是從宣傳策略營造買氣出發,不見得是從用戶甚至社會的真實需求出發。這種過度供給的情形,會在市場製造出過多的「相關性」風險,在全球金融業高度互聯的世界裡,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應可以在微秒內透過各種網絡在全球擴散,其潛在影響將超越人類感知能力的極限。一旦出現愈來愈多的人工智能發動的交易,以及企圖利用監控程式捕捉全球範圍內稍縱即逝的套利機會之時,用人類語言主導建構的金融體系,恐怕無法描述甚至充分掌握在計算機網絡中每秒幾十萬次上下的市場微觀結構。歷史證明,無知並不可怕,對無知的恐懼與不確定是否無知的疑慮,是金融危機的關鍵成因。隨著金融業愈發受掌握尖端資訊科技的跨國企業主宰,如何真正構建一套真正可以促進理解的全球訊息交換底層架構,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