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Coindesk報導,美國的Sandia國家實驗室於8月19日宣佈,將利用美國國土安全部(DHS)的專項資金研發比特幣區塊鏈監控軟體。雖然公有區塊鏈上的資訊與交易紀錄理論上都可被監控,不應該是犯罪與恐怖份子調度資金的首選,但比特幣卻一直無法完全與這類非法活動脫鉤。DHS早在2015年12月就啟動了一系列區塊鏈研究招標計畫,Sandia國家實驗室的宣佈並不令人意外。有趣的是,Sandia國家實驗室其實是美國大型軍工龍頭企業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 LMT)的子公司,其淵源上溯二戰時造核彈的曼哈頓計畫。
在曼哈頓計畫時,美國聯邦政府要加州大學負責管理位於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計畫主持人奧本海默博士於核武試爆成功之後,就開始尋找另一個適當的場所來延續其他非核子武器的研發活動,從而促成了美國陸軍工兵團Z師團(Z Division)的創建。Z師團的基地,就在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市近郊的Sandia山脈,Sandia實驗室於焉誕生。1949年之後,Sandia的管理權由加州大學移轉至AT&T的子公司Western Electric,復又於1993年轉由LMT旗下的Sandia Corporation管理,但美國政府仍然是研究基地的最終所有權人。這個被稱為GOCO模式(Government Owned, Contractor Operated)的公辦民營合作範例,對在受高度監管的金融業中推動根本創新,有相當的啟發意義。
小羅斯福總統於二次新政(The Second New Deal, 1935-36)之後,美國工商業界對政策走向產生高度不安全感。1929年經濟大蕭條之後,苦於產能過剩的美國工商界對資本密集的投資案卻步。小羅斯福總統的左傾新政,甚至讓工商界人士之間瀰漫著一股社會主義獨裁暴政可能降臨美國的恐懼感。1934年到1936年間美國國會針對一戰時軍火業者的立案調查,讓國防軍工業者被厭戰的社會輿論戴上了「死亡商人」的大帽子,導致了美國於1935年到1939年間通過的中立法案,也讓擔憂左傾的小羅斯福政府可以藉由備戰遂行橫徵暴斂的美國工商界有了抵抗的空間。儘管如此,美國戰爭部仍然積極籌備經濟工業生產動員計畫。
1939年納粹入侵波蘭後歐洲西線「假戰」(Phony War)時期,美國備戰派開始鼓吹大規模整軍經武。敦克爾克大撤退時潰敗的英軍,讓備戰派聲勢高漲。在1940年6月到1941年12月之間,美國戰爭部的軍費預算高達360億美元,相比之下,1922年到1939年的年度平均軍費僅約7.4億美元。如何把銀彈變成子彈,需要設計一套誘因機制吸引美國工商鉅子投入軍火生產的行列。這就是小羅斯福總統重啟一戰時的國防諮議會(Council of National Defense)並延請美國鋼鐵、通用汽車等美國工業界龍頭企業的高管參贊軍備的原因,從而開啟了一系列最終由納稅人買單的補貼政策,鼓勵企業增產報國,是為美國軍工複合體(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的濫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