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兩件大事,堪稱牽動億萬人的心。
一是風聲頗緊的貿易戰,近來傳出「休兵」 的信號。10月11日,美國總統川普宣佈,中國副總理劉鶴到華盛頓談判,兩國取得「第一階段」的協議,儘管白紙黑字的書面協議仍然需要幾個星期才能敲定,而且雙方的口頭承諾究竟能不能落實到紙上,也仍然是個未知數。
二是美國眾議院10月15日一致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引發中國政府的強烈不滿。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稱,美國一些人在民主問題上「極端虛偽」,「用心險惡」,其目的是為了「破壞香港繁榮穩定、牽制中國發展」。
美國政府在貿易問題上的緩和與美國國會在香港政策上的強硬,或許會給人一種錯覺,以為美國沒有明確統一的態度應對中國的崛起。中美之間過去一年多的貿易戰,真的只是關乎兩國的貿易問題,而無關其他嗎?
爭霸戰?
2019年中共建政70週年大慶之前,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了《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白皮書,被外界視為中國外交政策的風向標。
《白皮書》高度讚揚中共建政70年成就的同時,還用相當的篇幅在字裏行間有話說給美國聽。白皮書中,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已開發國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開發中國家。「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
不過中國還是警告美國:拋棄冷戰思維,適應別國發展強大、不要發生嚴重戰略誤判,合作才是唯一正確選擇。「中國無意挑戰美國,也不想取代美國。」
針對外界批評中國在「一帶一路」國家搞「債務陷阱」,中國在白皮書中辯解說: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地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人員、智力等方面援助。另外,白皮書表示中國不「輸入」外國模式,也不「輸出」中國模式,並承諾永不稱霸、永不擴張、永不謀求勢力範圍。
「不稱霸」
「不稱霸」這個口號,對中國大陸的民眾來說,倒並不是近年來中國經濟躍居世界第二之後才聽到的政治主張。
早在1972年,中國文化大革命中期,經濟幾乎陷入崩潰的邊緣,中國高喊: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如果說當年領導人毛澤東的「不稱霸」,更多出於對中國閉關鎖國政策所造成的國際孤立狀態的擔心,是為提升國家禦敵能力所出台的政策,那麼如今的「不稱霸」,則是為了消除「中國威脅論」在國際間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白皮書中有關中國如今的經濟能力、科技能力、創新開發能力、軍事實力、國際間的影響力等等方面的解釋,都是要安撫國際社會: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已經越來越強大,不過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中美初心
2019年,恰逢中美建交40週年。在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頻繁的互訪和熱情洋溢的講話襯托下,中美建交40年的紀念活動顯得相當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