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軍的普天間基地為例,該座基地位於沖繩縣宜野灣市的市中心,各種污染與安全疑慮讓當地居民不勝其擾。當美日政府決議將普天間基地遷至名護市的邊野古地區,沖繩也掀起好幾波抗議運動。因為沖繩人要的不是「遷移」、而是「撤走」。沖繩今年2月舉行「是否贊成駐日美軍普天間基地遷徙」的公投,結果高達43萬人不同意普天間基地遷移至名護市邊野古地區、11萬4933人同意、「沒意見」則有5萬2682人—這意味7成投票者都不願投下贊成票。日相安倍晉三對此表示「誠心接受投票結果」,但也希望沖繩民眾理解「遷移工事仍會繼續」。
這就是沖繩人的處境。
眾所周知,日本的國家象徵是號稱「萬世一系」,從天照大神傳承至今的天皇。根據《日本書紀》記載,第一代的神武天皇乃是太陽神天照大神的五世孫,這是日本君權神授的來源,也是天皇擁有「半人半神」特性的緣故。雖然日本並非一神論的國家,戰後的日本憲法也將天皇從「統治者」改為只能扮演儀式性角色的「國家與國民象徵」,但宮里婆婆那句「首里城就像是我們的神」,恰恰好提醒了世人,沖繩另有其統治正當性的傳統。
1872年,日本將「琉球國」改為「琉球藩」;1879年「琉球藩」被廢,先編入鹿兒島縣,同年又設立「沖繩縣」。在這兩次「琉球處分」之後,擁有數百年傳統的琉球王國徹底消失,但在此之前,天皇及其傳說對後來的沖繩人來說,確實不是他們的統治者與神話。琉球國的尚氏王朝雖然已經失去統治權柄,但他們矗立在那霸市山丘上的王宮,卻不斷提醒世人琉球民族與大和民族的不同。首里城的木造建築全都上了中國建築常見的朱漆,裝飾的祥獸則以龍圖騰為主。琉球國當然也有日本文化的色彩,但首里城的中國元素,康熙、雍正、乾隆所賜的三塊牌匾:「中山世土」、「輯瑞球陽」、「永祚瀛壖」,加上琉球獨有的石砌技術,與東京的皇居、京都的京都御所相比,確實大不相同。
當首里城31日凌晨陷入大火,日本媒體不約而同地指出,這個城池是沖繩歷史與文化的象徵,更是與沖繩人的身份認同息息相關的聖地。《朝日新聞》與《每日新聞》在首里城焚毀當天,走訪了那霸首里一帶的居民,17歲的高中女生宮城風花在守禮門附近哭著說,首里城就像是她的家一樣,她經常流連遊玩的地方,全部都燒掉了。在自家客廳就可以看見首里城的一名46歲女性表示,她每兩三個月就會到首里城走一走,夜裡一聽到發生火災,她馬上就趕到現場,但「這麼重要的珍寶卻燒成這個樣子,真是太難過了」。
在自家院子看著首里城焚燒的火粉緩緩降下的仲吉朝信說,他的父親仲吉朝佑當初也是奔走修復首里城的重要成員。仲吉朝佑除了募集資金,也持續遊說政治家共同加入重建的行列,最後終於看到首里城復原後對世人開放,並在1999年以90歲高齡過世。仲吉朝信說,他當年也跟父親一同參與了重建的活動,「經過這麼多付出跟辛苦才重建的城,卻在一瞬之間燒成灰燼」。現在也已經高齡81歲的仲吉朝信,茫然望著遠方說:「我該怎麼跟爸爸說這件事好呢?」
31日凌晨3時許,首里一位45歲的女性被消防隊員的麥克風呼喊聲驚醒。她仔細聽了聽,才知道這是在叫大家趕緊避難。她走上自家屋頂,看到不遠處的首里城冒出火龍捲,還可以聽見「迸迸」的燃燒聲響。這位女性對《每日新聞》說,當時她身體的顫抖完全停不下來,因為首里城就是沖繩人忍受戰爭與許多事情的象徵,每個人都在努力注視著這座重建首里城的最後身影。
「ショック大きい」 首里城焼失にりゅうちぇるさん https://t.co/ebYCChCSV7
— 毎日新聞ニュース (@mainichijpnews) October 31,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