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興隆專欄:當大學開始追求碳中和(Carbon Neutral)

2019-11-13 07:00

? 人氣

“碳中和”是一個零碳排放概念,也就是把我們產生的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給全部“消除掉”。對一個大學而言,如何可以達到零碳排放呢?大學的獨特性是教育與研究,如何將永續發展融入教師的研究與學生的專業學習及生活學習,是大學必須要正視的。在此,我只想談談技術面的挑戰。要把碳消除掉的第一件事是要知道產生多少碳,也就是碳盤查。一個大學產生之碳排放量可分三大範疇:範疇一是直接排放,如公務車用油量、加熱鍋爐之燃料量;範疇二是間接排放,如校園用電量;範疇三是其他間接排放,如教職員上下班開車、出國交通、廢棄物處理等等之排碳量。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了解自身的排放情況之後,接下來的設定減碳目標與減量計畫,減量的方法包括有:(1)減法、(2)取代、(3)抵換(offset)等主要策略。減法就是設法減少二氧化碳的產生,例如,政府推動的四省計畫(省電、省水、省油、省紙)就是其一,還有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也是重要的減法,例如,使用節能標章產品、高能效之冷氣、節能燈泡乃至於綠建築的設計。這些都是真正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省下可觀的電費)。取代是使用再生能源取代傳統石化燃料電力,例如,校園房舍屋頂加裝太陽能光電系統。抵換(offset)是指當前述作法執行後,仍無法消除的部分的處理方式,例如碳權(carbon credit)、植林等。

最後是例行年報公佈與評估追蹤,讓資訊透明公開化。可以想見,大學要做這些事情,需要付出的代價絕對不少。對都會區的大學而言,有多少屋頂可以裝設太陽能電板?有多少綠地可以種植更多樹木?即使做完了這些努力,還有很大的碳缺口時,還可以怎麼辦?我的想法是,無論如何,大學推動碳中和具備了幾個重要的意義:首先,面對氣候變遷議題,大學不再只是作壁上觀的旁觀者,好似這件事情只和政府與民間企業有關,而能透過親身的參與了解問題,進一步可透過大學豐沛的研究能量去解決問題。第二,用電會是大學主要的碳排放來源,再生能源電力會是協助解決大學碳中和問題的重要解方,然而,有限的校園屋頂只是杯水車薪,未來的綠電轉供代輸不僅是企業有需要,大學也是。最後,大學透過擬定氣候行動計畫,對大學校園整體規劃提供一個明確的永續藍圖,例如,在新建校舍時,便可因此導入智慧節能設計,達到節能減碳與降低電費的雙贏結果。

*作者為國立高雄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系教授/創新學院院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