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屏東潮州的明華園今年進入九十週年,在台灣的歌仔戲史、傳統戲曲史或表演藝術史上,都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大事。
明華園從 1929 年成立,迭經挫折愈戰愈勇。皇民化運動時期,明華園跟許多歌仔戲劇團一樣,搖身一變成為「新劇團」,戰後跟台灣行政長官公署辦劇團登記,又開始演歌仔戲,在 1950-60 年代活躍於劇院「內臺」與廟會「外台」。
1970 年代因為電視影音的影響,加上各鄉鎮的戲院紛紛改建成辦公大樓或商場,曾經盛極一時的「內台班」紛紛改演「外台」,有些則散班。大環境不利歌仔戲發展,跟明華園同樣創立在 1920 年代的歌仔戲劇團不少,但沒有一團能像明華園一樣,背著數十年的歷史繼續挺進,而且以扎實的表演功力,在 1980 年代變成臺灣最具號召力的歌仔戲劇團。明華園1980年代崛起,風靡文化圈,當家旦角孫翠鳳橫跨舞台、影視,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
如今明華園在戲劇總團之外,還有八個子團及數個協力團隊,每年都推出新作,在國內的劇院、戶外演出,也常出國巡演,近年與雲門等五個卓越表演團體成為國家品牌團隊。
我跟明華園結緣是在1982年台灣地方戲劇比賽,擔任總決賽評審時,這不是我第一次擔任評審,對於這項比賽的生態環境一直頗有意見,在我看來,這是黨政單位檢閱劇團的儀式。
1982年度的地方戲劇比賽進入總決賽的,包括北區:台北的陳美雲劇團《紅鬃烈馬》、友聯劇團《句踐復國》、葉麗珠劇團《一文錢》;中區:台中的國光劇團《路遙知馬力》、彰化新合興《孟麗君》、雲林統一劇團《興唐滅巢》;南區:高雄天香社劇團《大義滅親》、屏東明華園《父子情深》。除國光、天香社、明華園三團用自編劇本演出,其餘五團皆採用「標準劇本」。
比賽結果,明華園的《父子情深》榮獲總冠軍,並贏得最佳導演(陳勝國)、最佳男主角(小生陳昭香)。這齣戲情節平凡,但跟其餘參賽劇團相比,節奏緊湊、流暢,演員表演生色,尤其是充分運用老四陳勝在當家小丑表演風格,陳昭香的小生也極自然生動,如今已是明華園天團的台柱。
評審結果揭曉之後,若干劇團與地方戲劇協會職員、編劇已醞釀抗議行動,我當年年輕氣盛,好發議論,覺得臺灣「地方戲劇可以走出一條異於傳統舞台的路」,因而寫了一篇〈評審感言〉,鼓勵劇團用自己最好的劇本,並對以往僵化的比賽型式有所批評,結果火上加油,引起軒然大波。 參與「標準劇本」編撰的「地方戲劇編輯群」於1983年1月26日在《聯合報》五版刊登「致邱坤良先生一封公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