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公開信說明「標準」劇本的「創作」緣起:由劇團將經常演出的戲(說戲),寫成抄本送半官方的地方戲劇協會,編修委員在詞句中美化,歷史考據上更正,再送輔導單位評審,最後由教育廳核准劇團上演,多年來共編修了百齣,「除遵照先總統 蔣公在復興岡全國第一屆文藝大會中提示十二項準則外,並以『教育性、歷史性、時代性』作為歌仔戲劇本內容。」編輯群質疑「邱先生何以將梳有瀏海頭的小生評為最佳男主角」(其實這是五個評審評論的結果),「邱先生否定教忠教孝和平劇化表演,也否定中華文化,無異否定了中華傳統文化,要知道沒有根,哪有花,沒有花哪有果,……我們更不懂,對劇團演出前後自動自發配合國策宣導,說了幾句遵照 蔣總統指示的話,有何不對?」
這封公開信最後有幾句話:「請讓我們大膽假設邱先生不愛國,也就以為別人亦如此嗎?」
後來明華園1982年的地方比賽「總冠軍」榮銜被註銷,改領「最佳團體演技獎」,雖然如此,其鮮豔生猛的表演型態引起台北藝文圈的重視,1983年文建會文藝季,明華園在國父紀念館(當時國家劇院尚未建立,這個場所是觀眾席最多的大型表演場所)演出《濟公活佛》,受到熱烈迴響。聯合報特闢專題〈擁抱我們的鄉土:求新求變中的歌仔戲〉,邀請姚一葦、吳靜吉、奚淞、曾永義等學者專家發表見解。
姚一葦肯定明華園保留了野台形式,對其團隊精神感到欽佩,最後則強調《濟公活佛》的編劇掌握了戲劇衝突,用具體的人物形象表達出抽象的觀念。奚淞則肯定明華園歌仔戲承續地方戲傳統,一方面又有自由躍動的精神。吳靜吉則認為歌仔戲是「發展中的戲劇形式」,為「適應觀眾、環境的需求」,一直不斷的修正,故可稱之為「動態的傳統民間劇場」,而明華園的出現,則是加入「實驗性」、「現代性」特質,對傳統歌仔戲的發展不無影響。曾永義則借「民間劇場」「廣場奏技、百藝雜陳」的劇場形式,說明它「開放包容、自由活潑」的特質。
這些專家學者評論來討論明華園對歌仔戲的象徵性意義,無形中提高了歌仔戲的公共形象,歌仔戲不再是地方、民俗的表演,而是當代劇場的一個環節。當時我已赴美法遊學,未能目睹《濟公活佛》的演出盛況,回國後才接續看過明華園許多演出。1997年明華園創團老團主高齡過世,當時的文建會主委林澄枝邀我及其他兩位一起擔任覆旗官,在老團長的靈柩上覆蓋國旗,這是我畢生難忘的經驗。
相較傳統歌仔戲班,明華園每齣戲的唱腔不多,與傳統「歌仔」戲的風格大不相同,因而遭受若干學者的嚴厲批評。我一位具西樂背景又深入研究傳統戲曲,並身體力行——組織劇團,編導幾齣歌仔戲的老友,對明華園絲毫不假詞色,多次撰文批判。明華園的創作元素與演出風格中,確實整體唱工較弱,這些專業的批評,明華園都應視為正向的養分。
近二十年間,明華園的戲我看得不多,但始終思及往昔與明華園的「革命」情誼。對於創立九十週年的明華園,除了觀賞其年度大戲《大河彈劍》,給予最深摯的祝福,也寄以無限期待,迎接明華園「期頤」的百年紀念。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