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廣東深圳證券市場互聯互通項目「深港通」正式實施,讓兩地投資者能互相買賣對方市場股票。海外投資者也能透過香港買賣深圳將近900家中國和香港企業的股份。
香港與深圳交易所周一(5日)分別同步舉行「深港通」的開通儀式。這項計劃原定於去年年底上路,但因中國股市動蕩而被延後。
與香港接壤的深圳聚集多家知名科技企業,外界不時將深圳股市與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相比擬。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對BBC記者表示,「深港通」是中國將其資產超出地域界限進行多樣化的重要一步,港交所也希望能擴充產品類別,不僅僅限於證券。
李小加說:「今天我們只有二級市場(現有股份)聯通,也許我們能考慮搞一級(新上市)的,也許我們能增加更多國際股份,加入ETF(交易所買賣基金)。」
「在證券以外我們也在努力研究債券聯通、商品市場聯通。說到底就是要回應從投資者角度而言,這兩個市場在互相凖入方面存在龐大的根本性需求。」在「深港通」計劃下,恆生香港小型股指數上有約100家香港企業也將受惠,可以接受深圳一方投資者買賣其股份。
觀望態度
中國同時設有深圳與上海兩個證券市場,國際上一般較少提及深圳。但據世界交易所聯盟(WFE)數據,深交所每月成交量高達1兆美元,是亞洲最繁忙市場。
《新華社》引述港交所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說,繼2014年開始的「滬港通」後,「深港通」的啟動標誌著港、深、滬三大交易所奠定一個共同市場的框架。
巴曙松說,三大交易所目前合共逾70萬億的市值,成交額直逼紐約交易所,有望打造全球最領先的、流通性最好的交易平台。
不過,「深港通」開通之際,香港、深圳與上海股市紛紛告跌,顯示市場存在觀望態度。
《法新社》引述香港智易東方證券行政總裁藺常念說,「深港通」的開通實際上是個「反高潮」,因為中國當前銀行體系存在流動性緊縮問題,缺乏可以用來投資股票的資金流。
匯豐中國股票策略主管孫瑜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說,深圳是世上最大未被開發的市場,「毫不意外地,投資者(對深圳股市)的認知也合理地有所缺乏。」
「深港通」被認為是中國向大陸資本市場引入外資的重要途徑,而北京也一直想方設法要讓中國企業「走出去」。
然而,以美國為基地的國際指數編製公司明晟(MSCI)今年6月拒絕將中國A股納入其基凖新興市場指數,被視為中國此類工作的一大挫折。
但香港特首梁振英在港交所的開通儀式上說:「深港通有助內地資本市場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進一步對外開放,並有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讓香港繼續為內地的金融改革貢獻力量。」
政治用途
「深港通」也存在其政治用途和意義。梁振英在演說中講到:「深港通充分體現了『一國』和『兩制』的雙重優勢。」、「我們既在『國內』,也有在『境外』的優勢;既是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同時也是世界的中國金融中心,因此可以成為國內外金融市場的『超級聯繫人』,促進香港和內地金融業務的共同發展。」
中國總理李克強8月份宣佈「深港通」計劃已凖備就緒時,《新華社》就曾發表評論文章說,「深港通」是北京中央「挺港」精神的具體體現。文章指出:「近年來,受多種因素影響,香港經濟發展徘徊不前,如何擺脫政治爭拗干擾,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是香港社會和特區政府要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
該文也稱:「歷史反覆證明,認真利用『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巨大優勢,香港才能保持繁榮穩定發展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