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課程」是關鍵,這便涉及一個核心課題:要實驗甚麼?歸納來看,最主要的是重視學生的「主動學習」,以全人教育、博雅教育、批判思考或創作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為主,至於執行的題材或途徑相當多元,包括生態、國際、文化、藝術、品格等,教育方式則著重探索、實作、體驗、思辨等。大抵而言,一般學校所關注的學科知識,在實驗教育中所占的比重多有調降。
從教育理想來看,上述實驗教育課程目標是值得肯定的,但比較需要關切的是如何檢核學生確實在進行學習,以及是否有達到期許的表現?如果學生覺得快樂,能具有主見,就可以了嗎?再者,如此「主動學習」的學生所享有的自由和自在,如何開展出群性,或者如何於個性和群性中維持一種平衡呢?他們要待在「實驗情境」中多久?當學生們終究要進入(或回到)「真實情境」時所可能面臨的適應問題,應該由實驗學校,或者由家長和學生自己做出因應的預先準備?
按照目前趨勢推估,當國小階段大量的實驗教育學生畢業進入國中時,因應的問題就凸顯出來了,但更大的挑戰是準備進入高中階段。實驗教育的學生仍須回歸一般升學管道考會考,若想就讀少數的指標性公立高中,以目前升學制度只有透過會考高分才有最佳機會,但不少實驗教育的課程與教學並未針對會考做出仔細安排,學生須自行承擔與額外準備。
類似情形也發生於實驗教育範圍內的高中生升讀大學時。108學年新課綱實施之後,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學生如何提報學習歷程檔案,目前正困擾著所有人以及教育主管機關。在現有升學管道中,繁星推薦是以學校為單位實施,只有無設籍學校的學生不能參加,其餘的管道,實驗教育學生只要報考學測、指考,都可以參與,但務實地衡量,除了繁星、特殊選才等有限名額尚有一絲機會之外,大宗的申請入學或考試分發,實驗教育學生不易具有競爭力。
面對這些限制,部分實驗學校的心態仍是傾向於不為升學「折腰」,甚至對於家長「偷偷」的在孩子放學後送去補習拚升學,多所批判。因此,家長似乎應仔細思考,是否要讓孩子參與「成本高、風險高、銜接低」的實驗教育?孩子的真正需求,確實是某一類的實驗教育嗎?或者,這只是家長自己的想像、偏好?當然,教育主管機關也應嚴肅思考,傳統的升學考試是否該轉型,讓具備主動學習、思辨與探究能力的學生能夠獲得比目前較佳機會進入大學,無論這樣的學生是來自於實驗教育的範疇,或畢業於一般學校。
最後,還有一個數年之後終須面對的問題:要實驗多久?一直實驗下去嗎?如果實驗之後的成功經驗不能化為常態,或者不能向外分享、推廣,移轉成為一般學校的革新動力,實驗的價值何在?如果實驗教育的出現只是滿足了對於教育懷抱較高理想及標準、且有能力支付的家長,使得他們因為有了選擇而不再批判一般學校與教育主管機關,這是不是反而讓一般學校因此可以心安理得,毋須面對改革、精進的壓力?
實驗教育的立法與實現,是教育發展的里程碑,但在熱情與願景催動之後,理想的落實與永續經營的挑戰已經步步進逼,無從迴避。然而這樣的挑戰,不單只是各類實驗教育辦學主體必須面對,政府也不能置身事外。實驗教育目標或品質該如何檢核?地方教育主管機關如何在尊重之餘,將辦學素質參差不齊的各類實驗教育納入視導體制,以便進行實惠的支持與合宜的規範?或者只是假尊重之名,其實卻視為駢拇枝指,即便是「山寨」也放任不管?
如果多年之後,實驗教育仍得以「實驗教育」之名存續,或我行我素,或荒腔走板,並且在課程、師資、升學等方面依舊難與既有體制相容,淪為體制內的「異類」(alien),這應該是實驗教育之敗!
*作者為《通識再現》主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