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末期就在中泰邊界與泰國軍隊對峙的陸軍第93師,則由師長呂國銓指揮進駐寮國首都龍坡邦,協助立場反法的佩差拉親王鞏固政權。根據93師老兵王耀武的回憶,他們甚至還一度與寮國的維琪法軍交手,顯見中華民國有意在美國支持下顛覆歐洲殖民主義。此舉不只引起法國人,也引起英國人的恐慌,必然要做出回應。
考量到東南亞華人數量龐大,又有不可低估的經濟影響力,剛剛擊敗日本的國民政府勢必能在華僑擁護下於馬來半島建立挑戰英國殖民統治的橋頭堡。無論是信仰共產主義的「馬共」還是有美國支持的國民黨,此刻都成了大英帝國在東南亞的威脅。面對此一全新的政治局勢,馬來亞軍政府不得不調整二戰期間拉攏華人壓制馬來人的政策,改為扶植東姑·阿布都拉曼等馬來精英壓制華人。
考量到印尼為荷蘭殖民地,英國出於權衡考量不可能允許馬來人與印尼人合組一個新國家。但是透過將早先割讓給泰國人的吉打、玻璃市、吉蘭丹和登嘉樓還給馬來亞,馬來人又能恢復過去在人口數量上的優勢來抗衡華人。到了1946年5月,又有簡稱「巫統」的馬來民族統一機構(Pertubuhan Kebangsaan Melayu Bersatu)誕生,以推廣「馬來至上主義」。
美國則依據《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支持中華民國海軍林遵上校率領四艘美援艦艇收復西沙群島與南沙群島,將國民政府的影響範圍投射到南海諸島,鼓舞東南亞華人的民族士氣。此刻國共兩軍已經在中國大陸大打出手,但是左右兩派的華人卻為中華民國世界四強的地位凝聚在一起,準備在美國幫助下與「巫統」決一死戰。
若不是因為蘇聯開始在中東歐發起政治攻勢,還有中共、韓共與越共的勢力在遠東不但壯大,或許代表美國的華人與代表英國的馬來人已經先在馬來半島上打上一場代理人戰爭了。共產主義的威脅,讓美英兩國達成了一個新的共識,那就是讓東南亞留在歐洲殖民者手中,遠比落入蘇聯人手中還要好。於是美國調整政策,不只拒絕協助國府收復香港,還要求國軍從法屬中南半島撤退。
進入1948年以後,中共在內戰戰場上轉守為攻,中華民國政府的失敗已然成為事實。陳平領導的「馬共」趁勢崛起,重新號召過去在叢林裡打游擊的馬來亞人民抗日軍弟兄拿起武器,組織馬來亞人民解放軍反抗英國殖民統治,打算讓馬來半島上的紅色革命與中國大陸的紅色革命連成一線。一旦「馬共」推翻英國殖民統治,新成立的馬來亞人民共和國必將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附庸。
馬來半島上的左派華人對此雀躍不已,右派華人心中也是五味雜陳,因為歷史上馬來半島從來沒有與中國那麼接近過。理解到這個事實的美國,更是難以樂見馬來亞成為親近中國的國家,親美的中國已經撤退到台灣,親蘇的中國會讓馬來半島成為蘇聯深入東南亞的投射點。為此美國政府更是大幅改變立場,決定力挺英國守住馬來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