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時期的復興劇校位於北投溫泉路68號,校舍是由廢棄的羽毛廠改裝,用現在的行政術語叫做「閒置空間再利用」,辦學的經費一部分來自王振祖夫婦私蓄,一部分靠募款。1957年3月正式開辦時,除了招收台灣學生,也在「大陸災胞救濟總會」安排下,招收了15名香港「難民」學生,小生曹復永、武生張復健等人都是那時進來復興的。
第一屆復字輩學生在開學之後,陸續有人退學,缺額再招收新生,因此有大復字與小復字之分,總計120人,畢業80人,年齡從1940至1950年出生的皆有,彼此差了一截。復字輩之後是相差7年的興字輩,入學時間是1964年,隔年再招收一批,後又有陸光豫劇學生轉入,於是也有大興、中興、小興之說。1968年入學的「中」字差「興」字三年,「華」字輩後都是每年招生。「(復興中華)傳統文化,發揚民族倫理道德,大漢天聲遠播寰宇,河山重光日月輝煌」。光看它的排字,很難不相信台灣是繼承「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反共抗俄暨文化復興基地。
復興劇校創校前期,用10年時間全力培養復字輩,演出量很大,舞台實戰經驗非常扎實。1962年復興至美國巡迴表演,40名主力多為復字輩,原先只打算演出3個月,卻接著赴中南美洲巡演7、8個月。一整年的海外公演,著實給財務艱困的復興增加不少收入,但人事的矛盾也逐漸浮現。一軍到美洲巡演,留校的二軍也在台灣演出,總是身分、待遇不同,引發20名「留守」的復字輩集體出走。
我稍稍了解復興,就是在私立改制為國立(1968)的年代,但也僅知「復興中華」四代,「傳」字以下就茫茫然了。「復興中華」後來留在京劇圈的人不多,對現在的年輕觀眾而言,幾已成為傳說中的存在了。我這一輩的非梨園行藝文圈有些人聊起復字輩,仍可如數家珍,例如演員之間的戀愛關係(可以曹「復」永與萬「興」民為代表),哪位大名鼎鼎的老生出場之後才發現忘了掛髯口……。
我從小與復興、探母誤打誤撞,倒也終身受益,長大之後研讀楊家將傳奇,接觸京劇,皆因復興與探母而來。初三、高一時我的皮夾內一直有兩張演員劇照,一張是日本時代劇《新吾二十番勝負》大川橋藏手執武士刀的劇照,另一張是王振祖二女復蓉《貴妃醉酒》著宮裝的劇照。直到今天,《四郎探母》仍是我百看不厭的京劇劇目,看得最過癮的是1969年11月18日晚台視現場轉播的《四郎探母》。
我唸大三那一年,京劇界為了呼應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從11月12日起進行10天的聯合大公演,11月12、15、18日三天演出《四郎探母》,由於陣容堅強,場場爆滿,11月18日這場特別停止售票,由台視實況轉播。三場《四郎探母》皆由香港專程來台的杜月笙夫人姚谷香(玉蘭)飾演佘太君(老旦),胡少安、哈元章、周正榮分飾四郎(老生),顧正秋飾鐵鏡公主(花旦)、馬驪珠飾蕭太后(青衣),其他角色略有不同。前兩場的楊宗保是高惠蘭,我看的電視轉播場改換楊丹麗,11月15日扮國舅(丑)的是吳劍虹、王鳴兆,電視場則與12日相同,由周金福、于金驊飾演。
電視實況轉播那一晚,在校外租房的朋友不管懂不懂、喜不喜歡「國劇」,皆來湊熱鬧,擠在二樓房東的客廳看電視。此情此景至今讓我印象深刻,回味無窮,48年流金歲月恍如南柯一夢。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